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566篇
化学   2794篇
晶体学   97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497篇
物理学   6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Using the ligand pyridazine-3,6-dicarboxylate (H2pzdc), a coordination polymer [Cd2(pzdc)2(H2O)4]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I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I41/a.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a=1.470 6(4) nm, c=1.489 8(6) nm, V=3.222 0(19) nm3, Z=16, μ=2.725 mm-1Dc=2.594 g·cm-3R1=0.017 8, wR2=0.044 6. In the complex, the cadmium(Ⅱ) ions with the eight-coordinated dodecahedral geometry are linked by the pzdc ligands to generate one-dimensional chains, which are associated into the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via O-H…O hydrogen bonding. CCDC: 658853.  相似文献   
42.
顺磁共振法在配位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顺磁共振又称电子顺磁共振(EPR)或电子自旋共振(ESR),它是测定未成对电子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地质等各个学科领域。1945年 Zavoisky 首先发现顺磁共振现  相似文献   
43.
跳浓弛豫法研究钇与DBC-偶氮氯膦配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从俊  杨波  郑丹 《大学化学》2003,18(2):49-52
推荐一个用跳浓弛豫法测定钇与DBC 偶氮氯膦配位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实验 ,该实验方法和原理简单 ,知识内容丰富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快速反应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44.
利用1,4-二-(4-羧基吡啶基)丁烷(L)合成了两个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dL2)·4H2O·2ClO4}n 1和{(ZnL2)·4H2O·2ClO4}n 2。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2具有相同的计量式,但其晶体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P4n2,2属于P4222)。两种配合物中,每个金属离子分别由配体与四个相邻的金属离子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六重穿插的金刚石网络结构,其网络中大的空腔被高氯酸根离子和(H2O)4分子簇所占据。  相似文献   
45.
It is becoming a focus to synthesize and assemble organic-inorganic materials, especially, to synthesize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formed by polyoxometalate and organic donors. They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such complexes are active in their electric, magnetic and optic properties1-4, many investigations about them have been done and som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m were reported5-6. But, the disadvantage of these crystals is inst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view…  相似文献   
46.
唐鼎元  仲维卓 《结构化学》1996,15(3):227-230
用自由生长系统研究了三硼酸锂LiB_3O_5(LBO)晶体的实际生长形态。实验表明,它的各晶面簇的重要性的顺序为:{110}>{011}>{201}>{111}。讨论了LBO晶体的生长习性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理论模型解释了LBO晶体的生长形态。  相似文献   
47.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dhbd)2(dpphen)4•2H2O]•8H2O(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由于水的配位阻断, 2,3-二羟基丁二酸根仅通过单羟基氧桥联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形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 其中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II)原子、1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dhbd)、2个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dpphen)和1个配位H2O分子. 毗邻的四核单元通过配位H2O分子和配位羟基O原子形成的R22(8)型环形氢键桥的连接, 沿a轴方向构建了四核单元交替相连的一维超分子链; 链间籍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晶格水分子氢键链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48.
利用四庚基溴化铵将Keggi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ZW_(11)O_(39)M(H_2O)~(n-)(Z=Si,Ge,P;M=Ni~(2 ),C~(2 ),Cr~(3 ),Co~(2 );n=4~6)和Dawson结构的杂多阴离子P_2W_(17)O_(61)M(H_2O)~(n-)(M=Ni~(2 ),Cu~(2 ),Cr~(3 ),Co~(2 );n=7,8)从水溶液中转移至非极性溶剂(苯或甲苯)中,并观察到在水溶液中难以进行的配位水的脱去反应,形成配位不饱和的杂多阴离子.当加入Lewis碱如丙酮、吡啶等,可迅速恢复饱和配位,其电子吸收光谱也相应变化,基本恢复到配位饱和时的数值,有ESR信号.实验表明,在非极性溶剂中,配体之间相互进行的取代反应,吡啶配位能力最强,发生了取代反应ZW_(11)O_(39)M(L)~(n-) Py→ZW_(11)O_(39)M(Py)~(n-) L(L=丙酮、乙腈等).同时我们也研究了温度、杂多阴离子浓度、惰性气体流量对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剂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相转移的一般规律,为杂多阴离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抗癌药物氮三乙酰肼(Nitrilotriacetic hydrizide,NTH)和生命必需元素以及Al~(3 ),Ga~(3 ),In~(3 )的配位能力并用pH电位法测定了它们在生理条件下(37℃,Ⅰ=150mM dm~(-3)NaCl)的配合物生成常数。电位滴定数据是用ZPLOT,MINIQUAD,ESTA等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NTH与它的非生理活性的母体化合物氮三乙酸相比较,对Zn~(2 ),Mn~(2 )等过渡元素的配位能力表现较大的差异性。这种情况在Revercan,ICRF-198,ICRF-236和5-烯去甲基斑蝥酸等其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中也曾观察到。 NTH与三价金属Fe~(3 ),Ga~(3 ),Al(3 )和In~(3 )等有较大的配位能力,这与它的烯醇式结构有关。由于这些配合物在广泛的pH范围内生成,以及它的高稳定性,因此有可能被用作为肿瘤定位试剂或生物体营养元素铁传输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0.
多硫二硫醇烯配合物[Ni(C5S9)2]电磁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硫 1 ,2 二硫醇烯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具有特殊平面共轭结构的稳定配合物 ,是构成有机导体或超导体的基本“砖块”[1,2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分子之间通过S…S原子p轨道的重叠而存在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是配合物具有高导电性的一个重要特征[3 ] 。增加分子间超分子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增加配体上硫原子的个数。我们以C6S10 (图 1 )为中间体得到C5S2 -9(图2 ) ,与Ni2 + 离子配位后在四种不同阳离子作用下生成 (Cat)2 [Ni(C5S9)2 ]型二价阴离子配合物。当这些配合物用I2 氧化时都生成了中性配位化合物 [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