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化学   1516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4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71.
位阻型金属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平衡法合成了meso-四(2,3,5,6-四甲苯基)卟啉及其铁,锰,钴,锌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了三乙酰基丙酮金属配合物淬灭 吨酮光化学敏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的方法, 测定由不同中心金属离子构成的乙酰基丙酮配合物的kq, 通过对所测定的kq数值的进一步分析 , 为鉴别由激发态复合物的电子能量移机制和重原子催化学间窜越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3.
74.
丁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的异构化产物,C4H6(CO)2FeC(OC2H5)Ar(1,Ar=苯基, 2, Ar=对甲苯基),在己烷溶液中于-60到-40℃与三苯膦或亚磷酸三苯酯反应生产产物3-6。当1与三苯膦在己烷中于60-70℃反应时, 除了生成3外, 还获得双膦配位的产物7。而异戊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的异构化产物与亚磷酸三苯酯反应则生成橙黄色结晶产物9,9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 二烯配体的键型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即原铁配合物的π-烯丙基部分变为更有趣的含芳环的三烯体系和生成一个η^4配体以满足18电子规则。  相似文献   
75.
应用EHMO法研究了一系列含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桥的双核过渡金属配合物[PdBr(dppm)]_2,M_2Cl_2(μ-CO)(dppm)_2(M=Pd,Rh),[RhCl(CO)(dppm)]_2,M_2-(μ-Cl)_2Cl_4(dppm)_2(M=Nb、Ta、Re、Ru)的电子结构。根据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对其金属-金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解释这类配合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秦金贵 《有机化学》1989,9(5):422-425
H2Se与Cr(η-C5H4Me)2的反应产生了得率高达90%的原子簇化合物[Cr4(μ^3-Se)4(η-C5H4Me)4], 而LiSeH与Mo2(η-C5H4Pr^i)2(μ-Cl)4的反应则产生了其它的簇状化合物[Mo4(μ^3-Se)4(η-C5H4Pr^i)4], 它们都是通过元素分析和H核磁共振谱的研究, X射线单晶体结构分析加强了金属有机原子簇的还原性结构, 循环伏安法数据表明原子簇在溶液中的还原电极电位越低, 其气相第一电离势一般也越小, 光电子谱法研究也表明这些原子簇都具富电子的。  相似文献   
77.
周鼐  马志  胡友良 《化学通报》2002,65(8):527-533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等α-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合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了Mx[GaW9M3O40]nH2O(M′=Mo,V,Ti,Fe(Ⅲ),Co(Ⅱ),Ni(Ⅱ),Mn(Ⅱ);M=k,Na,Gua,Me4N,Et4N,Bu4N)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阴离子电荷的确定,极谱、IR及UV光谱、可见光谱、ESR、磁化率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对酸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IR和ERS法考察PtNaY,PdNaY和CoNaY沸石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过渡金属对分子筛担载Pd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玉水  吕功煊 《化学学报》2004,62(20):1981-1987,F005
分别采用共浸和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过渡金属的Pd-M-Ox-NaZSM-5(M=Cr,Mn,Fe,Co,Ni,Cu,Zn,Mo,Zr等)负载型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O氧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浸法制备的各催化剂其活性明显优于连续浸渍法.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Fe含量、氢气预还原、空速以及水蒸气等对共浸Pd-Fe-Ox-NaZSM-5催化剂上CO氧化行为影响,并应用XR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体相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Fe2O3可明显提高Pd/NaZSM-5催化剂活性,且催化CO氧化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及Fe含量增加而增加;空速增加以及H2预还原作用导致Pd-Fe-Ox-NaZSM-5活性有所降低;催化剂对水蒸气较为敏感.XRD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组分处于较高分散状态,以红铁矿形式存在的Fe2O3的引入,促进了Pd物种在NaZSM-5载体上的分散.表面XPS分析证实Fe2O3与Pd物种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协同作用,且催化剂表面Pd物种处于较高氧化状态.Pd的高分散及其与Fe2O3的相互协同作用是共浸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