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175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超细铜粉研究及生产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目前超细铜粉制备方法,包括球磨法、等离子体法、γ射线辐照射法、雾化法、超声电解法、电解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等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采用的预还原-复合还原法.同时,对我国的铜粉消费与生产现状作了分析,并对我国今后超细铜粉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超细橡胶粒子与有机磷酸盐成核剂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成核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比较了复合成核剂改性PP以及有机磷酸盐成核剂改性PP的结晶温度、等温结晶行为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能谱附件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复合成核剂的微观形态及其在PP中的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成核剂中超细橡胶粒子作为载体使有机磷酸盐成核剂附着在其表面,提高了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因而提高了成核剂的成核效率,当成核剂用量较小时,即可明显提高PP的结晶速率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3.
利用研制平台、激光衍射直径在线表征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性能测试设备等对超细钨丝的直径周期调制成型过程及单丝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电压与零电压交替出现的电解腐蚀方法可以用于制备连续型直径周期调制钨丝;电解电压1.4V和1.6V下,100~500g·L^-1的NaOH体系下,钨丝均能表现出较明显的直径周期调制形貌;电解电压更高时,只有当NaOH浓度低于500g·L^-1时,钨丝才能呈现周期调制的形貌。钨丝电解抛光的质量损失与电流强度和腐蚀时间存在正比关系,在特定条件下超细钨丝的重量损失与电流强度、电解时间二者乘积的比值为5.35×10^-5g·C^-1。在电解液质量浓度200g·L^-1,电解电压2.0V下,以3S的腐蚀时间制得的直径调制钨丝的粗段直径为12.2μm,细段直径为9.8μm,减径率约20%,其单丝断裂力可达0.2883N。  相似文献   
44.
对Y(NO3)3·6H2O的差热和热重分析表明,Y(NO3)3·6H2O经脱水和热分解在580C以上完全分解为Y2O3.在此基础上,以Y(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喷雾热解过程制备出粒度为0.50~1.50μm的立方相球形Y2O3粉末.通过对产物粒子粒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推测Y2O3粒子形成机理符合液滴-粒子转变机理(One-Droplet-One-Particlemechanism).本喷雾热解过程同样适用于其它稀土超细粉末的制备,粒子粒度可以通过调节液滴尺寸和溶液浓度等操作条件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5.
采用硬脂酸作为防团聚剂改良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TiO2光催化荆,并用BET、XRD、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硬脂酸(STA)和钛酸丁酯摩尔比、焙烧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有效抑制了TiO2光催化荆粒径的增大,增高了TiO2光催化刑晶型转变温度;拉曼数据显示催化剂粒径越小,拉曼特征峰发生蓝移,能级间隔略有增大;硬脂酸(STA)和钛酸丁酯摩尔比为1.51,焙烧温度450℃,催化剂浓度2 g·L-1时催化剂活性最好,300 W高压汞灯光照2 h,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7.0%.  相似文献   
4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测定超细锆钇粉中多种杂质元素,考察了基体效应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定量加入内标元素有效地校正了基体效应及仪器波动等因素引起的测量偏差。方法的固体检出限在0.01~10/zg/g;精密度在1.1%~4.7%;加标回收率在91.0%~110.5%范围。  相似文献   
47.
在不锈钢电极(SS)表面制得超细纤维状聚苯胺(superfine-fibrous PANI),经Pt微粒修饰后得到Pt微粒超细纤维聚苯胺复合电极[Pt/(superfine-fibrous PANI)/SS]。结果表明,直径50-100nm的Pt微粒均匀分布于直径约100nm的聚苯胺纤维上;Pt/(superfine-fibrous PANI)/SS电极对H2O2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采用脉冲电流法(PGM)再将葡萄糖氧化酶(GOD)与间苯二胺(MPD)混合共聚嵌于Pt/(superilnefibrous PANI)/SS电极表面,获得了具有优异生物电化学传感特性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该酶电极最大响应电流密度im=917.4μA/cm^2,米氏常数K=9.339mmol/L;酶电极对葡萄糖响应快,对尿酸和抗坏血酸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8.
超细镍粉复合材料的微波电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蒸馏水为溶剂,利用快捷、温和的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将得到的超细镍粉作为填料制备了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超细镍粉质量分数为80%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在130MHz~1.5GHz测试频段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性能高于45dB;而厚度为2mm的超细镍粉/石蜡复合材料在7GHz附近的反射率可达-27dB.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真空脱泡时间、引发剂、单体、交联剂与单体比、固化温度和固相量对低毒的DMAA单体凝胶固化和ZrO2生坯性能的影响.制备了表面光洁、不起皮、不开裂及形状复杂的生坯.在单体浓度为15;,交联剂与单体比为1∶50,引发剂添加量为1;,固化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固相量为52vol;的浆料制备的生坯抗弯强度接近30 MPa,可直接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压汞及SEM分析表明:生坯结构均匀,无团聚体及颗粒簇出现,孔径呈较窄的单峰分布,气孔率低(26;),孔径小(最可几孔径为36 nm).  相似文献   
50.
沈云  黄丹  蒋学 《应用化学》2012,29(7):740-744
以D-甘露糖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O)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紫外线吸收剂(3-羟基-4-苯甲酰基)苯基-2,3;4,6-二-O-亚环己基-D-β-吡喃甘露糖苷(UV-O-DHM),其完全分解温度可达372.6 ℃,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将UV-O-DHM均匀地掺入聚乳酸(PLA)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得了可生物降解的抗紫外线PLA超细纤维膜。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纤维形貌,纤维的粗细均匀,直径为3~4 μm,且纤维表面有均匀的纳米孔结构。 随着PLA纤维中UV-O-DHM浓度的增大超细纤维的紫外辐射透过率降低。 当UV-O-DHM的掺入量为1.1%时,在230~350 nm范围内,透过率基本接近于0,同时在365~380 nm的紫外光范围内抗紫外辐射效果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的UV-O/聚乳酸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