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32篇
化学   628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柴油中硫化物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联用技术对柴油中硫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考察了柴油加氢脱硫处理前后硫化物的变化及不同柴油原料硫化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柴油可定性出33类硫化物,经加氢脱硫处理后,1-1#和1-2#样品硫含量可由1497mg/L分别降到165.1mg/L和90.4mg/L,平均脱除率为89.0%和94.0%。其中噻吩或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100%;C1二苯并噻吩的肿除率为90.0%和96.2%;C2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80.6%和91.7%;C3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72.6%和84.4%;C4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79.0%和90.3%;C5或C6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58.4%和68.4%;未知硫化物脱除率95.7%和97.9%。噻吩类脱除率视取代基的大小、个数和取代位置的不同脱除率不同;不同原料 总硫和各种硫化物含量差别很大,应根据其硫化物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加氢脱硫的催化剂及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以单、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混合螯合剂的庚烷溶液作为萃取剂,6.0mol/L HCl反萃取预分离富集,In和Rh做内,ICP-MS测定天然水中15种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富集倍数为200倍,各元素的检出限范围在0.01-1.8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萃取回收率>93%。  相似文献   
103.
在线液膜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柳仁民  李蛟 《分析化学》2003,31(5):594-597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流动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新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7mg/L;线性范围为0.001~0.01mg/L。应用于自来水及河水中挥发酚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4.
用动态热重天一研究了赤泥制备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还原和硫化的动力学行为,两个过程初期均为化学动力学控制,进而转入内扩散控制,采用等效粒子模型,给出了不同的控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5.
载铜5A分子筛在汽油模拟体系中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近年,美国环保局计划将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当前的300×10-6降到2006年的30×10-6,欧盟也已经通过了新的汽油硫质量分数标准为30×10-6~50×10-6,德国甚至提出计划使用无硫汽油[1]。中国汽油硫的质量分数高达800×10-6以上,与世界汽油品质距离甚远。因此汽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脱硫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加氢脱硫、水蒸气脱硫、生物催化脱硫、吸附精制脱硫、氧化脱硫等[2~5]。吸附精制法具有净化度高、能耗低、易于操作等优点,高效的脱硫吸附剂制备是过程开发的关键。负载金属离子的活性纤维是脱除汽油中硫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6.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ZnFe2O4/TiO2 Fil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nano-ZnFe2O4/TiO2 films possess the functions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gradation for organic pollutants. The sols of ZnFe2O4/TiO2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and coated on glass and porous ceramic by vertical coating and dipping-lift processes, respectively, and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after drying and sintering. The composition, appearanc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fil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film on porous ceramic performances were analyzed using SEM, AFM, UV-Vis spectrometer, and mercury porosimeter,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multifunction porous ceramic elements for gas-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107.
Sn0.5Ti0.5O2复合氧化物显示了优异的CO同时还原NO和SO2的催化性能. 350 ℃ 525 ppmvSO2/520 ppmvNO/2085 ppmvCO,空速3000 h-1时,可使NO转化率接近100%, SO2转化率达87%以上,二者选择性都接近100%.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 Sn-Ti复合氧化物首先是良好的CO+SO2还原催化剂, CO+SO2反应过程中形成了表面活性硫,它具有促进NO还原的性能;当没有CO存在时,表面活性硫物种能使NO接近100%分解,但很快失活,加入CO则可基本保持活性,但随着SO2的放出催化剂仍缓慢失活;当同时有SO2存在时,即同时脱硫脱硝,活性能稳定存在.瞬变应答实验进一步证明表面活性硫起了传递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NO+CO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8.
氧化锌脱硫中氢和氧的双气氛效应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重法研究了氧化锌脱硫中氢氧的气氛效应以及氢氧共同存在下氧化锌脱硫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实验温区为200 ℃~320 ℃,氧化锌粒度为100目~120目。研究结果表明,在0%~40%的体积浓度范围内,氢可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氧则由于会引起氧化锌表面析硫使得脱硫过程随其浓度的变化复杂化。氢氧双气氛下,氧化锌脱硫动力学行为可用改良收缩核模型进行描述,表面反应活化能和固体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96 kJ/mol和46.77 kJ/mol。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己二酸二(1—丁基戊基)酯为内标,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考察了盐效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热解吸时间等因素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该法对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检出限为0.05μg/L(S/N=3);回收率为90%~94%,相对标准偏差为5.52%。  相似文献   
110.
手性亚砜法合成粉 虫性信息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氯-2-戊酮(2)经四步反应制得(R)-(+)-4-甲基-3-戊烯基对甲苯基亚砜(6), 化合物6与乙醛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得手性醇(7), 7经兰尼镍还原性脱硫反应即合成出目标产物粉 虫性信息素(1), 其光学纯度可达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