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化学   21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乐贵洲  黄乾明  邹平 《有机化学》2007,27(9):1060-1068
中氮及其衍生物的特殊结构使得它们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合成方法很多, 最近大量文献报道了它们的合成.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并展望了其今后合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
以邻氰基氯苄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缩合、碱水解、脱羧和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了4-氰基-1-酮,总收率32.1%,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23.
尚小明  汤国庆 《光学学报》1996,16(10):371-1378
报道了以N2激光为泵浦光源,获得激发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HBO的激光输出现象。其激光转换效率约为17%,调谐范围为495-540nm,最强的输出波长在510nm。以HBO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为基础,建立了HBO产生激光的动态模型,数值模拟在宽睡窄带情况下激光输出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得好相符,同时证实了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的激光脉冲宽度依赖于激发态分子  相似文献   
24.
25.
以3-烯烃氧化吲哚为起始原料,甲苯为溶剂,与丙二腈或腈基乙酸乙酯发生区域选择性Michael/Aldol串联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1′-醇拼接3-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收率73%~90%, dr高达1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导了血中满二酮类抗凝血杀鼠剂敌鼠、氯敌鼠、杀鼠酮的亲水性材料固相萃取-紫外导数光谱检测法。血样用pH5缓冲液等体积稀释后加于西雷脱硅藻土柱上,柱用乙酸乙 酯洗脱,将洗脱液挥发干净,剩余物用pH10缓冲液溶解,测定所得溶液的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三种杀鼠剂以10mg/L的量加于空白血中测得萃取率为85%以上,血中三种杀鼠剂的检出限低于2mg/L。萃取中亲水性硅藻土可用硅胶和氧化铝代替,  相似文献   
27.
以元素氟、高价金属氟化物和电化氟化链状有机化合物往往得到许多副产物,而主要产物产率较低,通常认为氟化时伴随有链的降解,重排和聚合等副反应.以三氟化钴进行氟化只有少量环化产物生成.近年来由于分离技术的提高,对复杂的氟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探讨氟化机理从而提高反应得率,使氟化反应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我们将丁基苯以三氟化钻进  相似文献   
28.
蔡祖恽  王颖 《化学学报》1988,46(12):1191-1194
在不同浓度的三乙胺乙酸乙酯溶液中2-甲基环戊-1,3-二酮与氯代甲基乙烯酮(1b)反应可分别得三酮、α-氯代醇或环氧双酮. α-氯代醇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推断出环氧双酮的环氧是β构型, 其异构体为α, 用相似的方法制得的同系环氧物也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结果表明其环氧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2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9个新的中氮[3, 4, 5-ab]异吲哚(INI)为给体的染料敏化剂性质.对影响电池效率的光捕获效率、电子注入、染料再生和电荷复合等重要因素与D5和D9染料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设计的INI系列敏化剂在440-500 nm内有最大吸收峰,表现出明显的电荷分离特征, INI2具有比D9染料更高的最大理论短路电流. Fukui反应指数计算指出INI2的亲核加成最易实现.染料分子在二氧化钛(101)面吸附计算表明,染料INI2以间接注入途径实现电子注入.综合计算结果,中氮INI染料有希望作为性能优良的染料敏化剂而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0.
马志宏  李放  刘晓焕  林进 《有机化学》2009,29(8):1294-1297
由C9H6-n-BuH与Ru3(CO)12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η5-C9H6-n-Bu)2Ru2(CO)4.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η5-C9H6-n-Bu)2Ru2(CO)4的结构, 结果表明: 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Pī空间群, a=0.8880(5) nm, b=1.2337(8) nm, c=1.3235(8) nm, α=83.054(12)°, β=76.683(10)°, γ=77.036(12)°, V=1.3713(15) nm3, Dc=1.588 g•cm-3, m=1.134 mm-1, F(000)=658, Z=2, R1=0.0993, wR2=0.24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