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03篇
化学   140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3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微流控芯片应用的3种主要检测手段:质谱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人们在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多种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而与微流控芯片配套的高灵敏度微型检测系统更是研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2.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流控芯片最初起源于分析化学领域,是一种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在数平方厘米的基片,制作出微通道网络结构及其它功能单元,以实现集微量样品制备、进样、反应、分离及检测于一体的快速、高效、低耗的微型分析实验装置.随着微电子及微机械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迅猛,并开始在化学、生命科学及医学器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制作材料和工艺,然后主要阐述了其在蛋白质分离、免疫分析、DNA分析和测序、细胞培养及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3.
芯片国管电泳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林炳承 《分析化学》2002,30(3):359-364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技术在近几年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芯片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对等电聚焦、等速电泳、自由溶液电泳及胶束电动色谱等其它芯片电泳模式也有所提及。讨论了芯片材料和制作技术、芯片的几何形状、样品的操作和衍生、检测及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4.
本文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以汞灯为激发光源,自行设计组装了芯片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系统。以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检测对象,对双通道门控光子计数器、CH151型光子计数探测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三种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芯片毛细管电泳图谱分析,FITC在双通道门控光子计数器、CH151型光子计数探测器、CCD三种检测器中的检出限(S/N=3)分别为7.0×10-10mol/L,1.2×10-9mol/L,3.2×10-8mol/L。进一步采用CH151型光子计数探测器和CCD两种较常用检测器,对FITC和荧光素、曙红和荧光素两组荧光试剂的分离及检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H151型光子计数探测器作为检测器,灵敏度高,基线稳定,信噪比高。  相似文献   
65.
临床检测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前沿。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的不同,本文从免疫分析、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细胞分析和小分子分析5个方面对微流控临床检测的最新技术进行了全面地评述。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66.
蒋治良 《分析化学》2003,31(12):1445-1445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光谱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八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于 2 0 0 3年 1 0月 1 8~ 2 1日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召开。本届大会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以及部分仪器厂商的资助。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肇伦、汪尔康、俞汝勤、陈洪渊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 ,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梁文平和庄乾坤教授出席了大会。本届大会是新世纪初中国分析化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 1 84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 5 40多人出席了大会 ;桂林地区…  相似文献   
67.
原子吸收光谱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微量和痕量分析的重要常规设备,其在理化分析实验室的普及程度据原子光谱分析仪器的首位。  相似文献   
68.
LIMS系统在实验室规范运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LIMS系统及其对规范实验室运作发挥的作用和在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理化试验室标准物质的应用现状,强调了标准物质用于理论化试验室分析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70.
“软平板印刷”微结构制备技术为微米和亚微米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1] ,已被电子学家和材料学家所应用 ,近年来进入了生物学领域[2 ] .本实验室将这一方法与生物分子电子学相结合 ,提出了用于 DNA芯片在片合成的分子印章法 [3,4 ] .分子印章法的实质是接触压印与组合化学相结合的固相界面反应 .聚二甲氧基硅氧烷 ( PDMS)是一种软印刷的优良材料 [5] ,但是由于其疏水性和较差的机械性能 ,必须对其进行改性才能用来制备 DNA分子印章 [6 ] .  聚氨酯作为一种功能材料 ,由于分子中交替的软、硬链段及其不同的热动力学性能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