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216篇
化学   2474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物理学   3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曾平  陈韶 《无机化学学报》1987,3(2):122-127
本文用P204-兰113A-煤油组成的滤膜体系处理钒(Ⅳ)的溶液,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载体、外相pH值、内相酸度、起始钒(Ⅳ)浓度以及乳水比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金忠  黎耀忠 《分子催化》1996,10(3):171-177
研究了水溶性钯-膦配合物PdCl2(TPPTS)2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考察了两相催化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膦配体TPPTS,以及溶液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证明了1-己烯加氢反应中有一诱导期。反应中涉及两种催化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3.
μ-酰基铁硫配合物(μ-ArCO)(μ-RS)Fe_2(CO)_6和PPh_3在苯中迴流2小时, 或和AsPh_3在苯中迴流12小时可分别制得相应的单取代衍生物(μ-ArCO)(μ-RS)Fe_2(CO)_5 PPh_3(Ar=Ph, R=Et或B_u~t; Ar=p-ClC_6H_4, R=B_u~t)和(μ-ArCO)(μ-RS)Fe_2(CO)_5AsPh_3(Ar=Ph, R=Et或B_u~t).除用碳氢分析, IR和~1HNMR光谱表征了这五个新取代衍生物的结构外, 还测得一个代表物(μ-p-ClC_6H_4CO)(μ-B_u~t S)Fe_2(CO)_5 PPh_3的单晶结构.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a=1.0536(2), b=1.1714(4), c=1.4841(8) nm; α=98.47(4), β=102.70(4), γ=105.78(3)°; V=1.6771 nm; Z=2; D_C=1.468 g·cm~(-3). 最终偏离因子R=0.065.  相似文献   
94.
钪—镧—对氟偶氮氯膦体系共显色效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建明  罗庆尧 《分析化学》1993,21(11):1306-1309
本文研究了钪-镧-对氟偶氮氯膦体系共显色效应的光度特性及测定钪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痕量钪的新方法。该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7×10^4L·mol^-1·cm^-1,Sc(Ⅲ)浓度在0.0-5.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将本法用于镁基,铁基合成试样中痕量钪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
1 引 言 DBC-偶氮氯膦全称为: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6-二溴-4-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H磺酸,简写为DBC-CPA。它已用于稀土、钡、锶、钙和钐的测定。作者在研究了该试剂与铁显色反应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与铋的显色反应,发现在1.2moL/L HClO4的介质中,于少量乙醇存在下,试剂与铋生成2:1的络合物,络合物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1.08× 105 L·mol-1·cm-1,常见离子:银、镁、镉、钴、镍、铜、锰、铝、锌、铁、铬、硅等允许共…  相似文献   
96.
KBrO3-DBS偶氮氯膦在0.8ml.L^-1的H2SO4介质中长时间加热亦无明显褪色现象,但在有微量铱存在时,褪色反应在3min内完成,且与Ir(Ⅳ)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微量铱的催化褪色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检出限为0.01μg.10mL^-1铱的含量在0.01-0.20μg.10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激活离子Eu~(3 ),Dy~(3 )和Bi~(3 )在具有相同结构的LaMSb_2O_7(M=Li,Na,K)中的发光特性,得到了发白光的磷光体LaNaSb_2O_7:Dy~(3 )。讨论了化学键的共价程度对Eu~(3 )和Dy~(3 )超灵敏跃迁强度比的影响。发现当用281nm激发试样时,Bi~(3 )对Eu~(3 )具有敏化作用并解释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98.
超微孔材料具有1~2 nm的孔径,在分离、催化应用中有望展现出择形催化的能力。 寻找经济、简便的合成超微孔材料的表面活性剂体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本研究以短链季铵盐(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记为C10TAB)和不同链长脂肪酸酸盐混合胶束为模板剂,硅酸钠为硅源,成功制备出高度有序超微孔SiO2。 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脂肪酸盐碳链长、加入量、晶化温度等对产物孔道有序性有很大影响。 当选择正辛酸钠(SO)为助表面活性剂,当n(C10TAB):n(Na2SiO3):n(SO):n(H2O)=1:1.5:0.3:800,晶化温度为80 ℃时,可以得到高度有序超微孔SiO2。 煅烧后样品比表面积为1300 m2/g,孔体积0.49 cm3/g,孔径分布在1.90 nm。  相似文献   
99.
江瑜  张忠信  王金贵 《分析化学》1991,19(4):419-422
本文提出了以 P350为固定相,硅胶为载体,1.0mol/L HBr 为流动相,采用水作洗脱液的萃取柱色层分离微量镉的新方法。研究了分离条件,萃取保留机理和干扰等。用制定的方法对铅锌矿和冶炼电转尘中微量镉进行了分离测定,均获得良好结果。回收率在95~102%之间。  相似文献   
100.
(EnH2)2Ge2S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EnH2)2Ge2S6单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EnH2)2Ge2S6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125(5)nm,b=1.12290(4)nm,c=1.07518(4)nm,β=92.288(2)°,Z=2.利用DSC及TG分析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200℃以下能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