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15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聚砜(PS)/螯合树脂(D418)作为膜材料,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共混螯合平板滤器。考察了聚合物共混比例、凝固浴的组成、膜在空气中的蒸发时间,以及制膜液温度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小分子添加剂在气体分离膜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宗华  张子勇 《高分子通报》2001,(4):63-68,F003
综述了小分子添加剂在气体分离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钴金属络合物和小分子液晶对提高膜渗透选择性能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于艳军  齐崴  何志敏 《色谱》2005,23(2):183-185
根据酪蛋白酶解产物的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SEC)定性分析结果,选取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酶解产物进行截分,制得3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区间组分;建立各组分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定量计算不同反应时间的酶解产物中相应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组分的质量浓度。研究表明,将膜分离方法与色谱分析相结合可实现对蛋白质、多肽等复杂体系相对精确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4.
β-环糊精聚合物膜拆分氨基酸对映体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环糊精(CD)具有亲水的外围及憎水的内腔,在溶液中可与许多有机物形成包合物,并对其形状、体积与极性呈现选择性^[1]。通过化学修饰引入新的识别基团,可使CD具有更高的结合选择性,即多重分子识别^[2]。CD及其衍生物可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手性添加剂、毛细管电泳溶剂介质分离各种光学异构体,但作为膜分离材料来拆分手性化合物的有关报道却很少^[3]。本文将氨基取代的环糊精子分子共价键合于聚乙烯醇上,制得带有环糊精基团的聚合物膜,并用此膜拆分了某些消旋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5.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征表面活性剂胶体电解质性质的重要理化指标.常用的cmc测定方法有光散射法、染料法、增溶法、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等[1].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依据表面活性剂在cmc附近某些理化性质的突变特性,从发生突变的函数不连续区域...  相似文献   
106.
膜分离在面向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分离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近几十年内发展迅速.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种新型微孔材料, 具有孔结构均一、可调控、多样化的特点, 用其制备的MOF膜在分离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而二维(2D)材料的飞速发展, 使2D MOF膜也成为倍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分离膜. 由2D MOF纳米片构筑成的超薄分离膜, 通过MOF的固有孔径可以实现分子级别的筛分, 而纳米片之间的通道及纳米片面内通道为气体或水分子提供了更多的传质通道, 从而实现了优异的分离性能. 因此, 2D MOF膜被认为有望同时提高分离过程的渗透量和选择性, 成为满足工业分离需求的高性能分离膜.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乙二胺-水蒸汽进行气相转化(VPT)制备超薄、取向MFI沸石膜,通过将MFI纳米片沉积层转化为致密的沸石膜,实现了膜厚度的有效控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明,制备的沸石膜膜厚度约为280 nm,具有高度b轴取向的致密结构。丁烷异构体双组分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在333 K下,等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异丁烷混合物的正丁烷渗透速率和分离因子分别为1.5×10-7 mol·m-2·s-1·Pa-1和14.8。Na2SiO3作为低聚硅源在MFI沸石纳米片二次生长过程中能够提供硅源和碱度,通过在胺类蒸汽中实现MFI沸石纳米片间的融合生长,进一步提高了膜的取向度和致密性。  相似文献   
108.
雌二醇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滥用及残留对生物体和环境危害较大,其含量低且易受复杂基质干扰而难以检测。通过分子印迹技术(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以其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容易制备等优势,在基质复杂、含量低、危害大的目标物分析检测中备受青睐,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E2-M IPs)已有较多报道。综述了2014~2018年以来,E2-M IPs的自由基聚合、溶胶-凝胶聚合和表面印迹聚合方法制备及E2-M IPs在样品前处理、传感器、膜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并对E2-M IPs的制备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周亮  杨井路  汪慧杰  彭路遥  朱腾义 《化学通报》2023,86(10):1250-1257
世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含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排放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做法。膜处理技术作为20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具备低能耗,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聚四氟乙烯薄膜(PTFE)膜由于其具有的极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过滤速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为此本文概述膜分离原理,结合膜本身特点和改性方法,重点对PTFE膜及其改性膜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PTFE膜在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PTFE膜及其改性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0.
以纳米碳管(CNT)仿生构筑正渗透(FO)膜,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考察水和盐在由CNT(6,6)、CNT(7,7)、CNT(8,8)、CNT(9,9)、CNT(10,10)、CNT(11,11)等不同尺寸纳米碳管构筑膜中, 于2.5、3.75、5.0mol·L-1等不同汲取液浓度下的传递行为. 纳秒级的模拟得到水分子在不同尺寸纳米碳管膜内的分布, 水通量的变化以及盐截留等情况. 模拟结果表明, 由CNT(8,8)构筑的正渗透膜表现出优异的通水阻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