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25篇
化学   84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99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芮雪  陈志立  赵帅  刘雪芹  陈新 《合成化学》2020,28(8):713-717
以7-甲氧基-1-萘满酮为原料,经Wittig反应、去甲基化、烯醇互变和Jones氧化反应等制得关键中间体7-甲氧基-1,2,3,4-四氢化萘-1-羧酸(4); 4-异丙基苯胺和4-(二甲基胺基)苯甲醛经过还原胺化反应得(E)-4-{[(4-异丙基苯基)亚胺基]甲基}-N,N-二甲基苯胺(6); 4转化为相应的酰氯后与6反应合成N-[4-(二甲基氨基)苄基]-N-(4-异丙基苯基)-7-甲氧基-1,2,3,4-四氢化萘-1-甲酰胺(W-54011),总收率2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72.
用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研究了 A1/京防861 和 B/沪防931 两株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黑色素抑制流感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结果显示:黑色素在 100 m g· L- 1 浓度范围内,对 M D C K 细胞无细胞毒性; A1/京防 861 和 B/沪防 931 两株流感病毒均可诱导 M D C K细胞凋亡,但二者存在毒力差异(p< 0.05)病毒感染12 h 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流式细胞仪则可检测到病毒诱导 M D C K 细胞产生的凋亡峰,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02% 和 2729% ;20 m g· L- 1 的黑色素可有效抑制两株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指数从25% ~35% 降至3% 以下 结果表明,黑色素可以抑制 A 和 B型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3.
用1HNMR方法研究了不同溶剂和温度对6,8-二甲基-1,2,4-三唑并嘧啶-3-丁二酮基硫醚酮-烯醇互变异构平衡的影响,发现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向酮式转变,而溶剂极性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并不规律,获得了四种溶剂中的ΔH和ΔS.  相似文献   
74.
75.
四川瓜蒌具钙拮抗作用化学成分的光谱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蒌皮系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anthese)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常用中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肠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胸痹心痛、乳痛肺痛、大便秘结等。瓜蒌皮重在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文献报道^[1]它还具有抗癌、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但瓜蒌皮在钙拮抗作用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对瓜蒌皮的分离物进行了成分的测试,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吡啶-N-氧化物在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中,日见重要。由于吡啶环上氮原子的电子效应,使吡啶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较难发生,但将吡啶转变成其N-氧化物后,就改变了吡啶环上的电荷密度,使亲电反应能顺利地在2、  相似文献   
77.
β-石竹烯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石竹烯醇作为倍半萜醇在香料原料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是一种平喘作用强而持久、毒性低的新平喘药物[1].此外它还可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2],并且是棉田的某种甲虫的较强的引诱剂[3].由于β-石竹烯醇存在于亚洲薄荷油或椒薄荷油的高沸点馏分...  相似文献   
78.
嗜铅菌对水中重金属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实验室提供的嗜铅菌对水中铅离子吸附的条件和机理.讨论了吸附时间、pH、铅离子的质量浓度和菌的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0、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25mg/L、离心湿菌的质量浓度为1.06g/L、吸附时间为60min时,铅离子的吸附率达96.88%;实验条件下超标25倍的含Pb~(2+)废水,可迭排放标准;Pb~(2+)的最大吸附量为150mg/g.数学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嗜铅菌对Pb~(2+)的吸附过程.对Pb~(2+)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表征表明,嗜铅菌表面多糖、蛋白质的羟基峰和羰基峰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移,羟基峰、糖苷峰等峰宽略增,说明菌体吸附,主要是表面基团的作用所致.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吸附前后的嗜铅菌检测可见,吸附后菌体的弹性变小、粘性变大、部分茵体有一定的收缩,说明以表面吸附为主的吸附过程,对菌细胞的聚合度有影响,菌体内部对铅也有一定的生物积累.  相似文献   
79.
80.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存在操作困难,成本高的不足。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S)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设备相对便宜等优点,为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潜在技术。利用便携式405 nm激光激发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粪肠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荧光,并利用微光纤光谱仪检测光谱。通过调节激光器功率(10~100 mW)得到粪肠球菌的荧光强度,验证了激光器功率(Power,P)与细菌荧光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佳激光器功率范围为50~80 mW。测量了在激光器功率P=50 mW时细菌样品的荧光光谱,并讨论了细菌种类和荧光光谱之间关系。结合文献分析粪肠球菌在528 nm处出现黄酮的荧光峰,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原卟啉发射634 nm荧光峰。实验结果表明:(1)铜绿假单胞菌在634和703 nm处的荧光峰,可作为直接识别特征;(2)基于多元统计,将粪肠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光谱划分为9个特征区,采用动态聚类法得到粪肠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识别率均达到100%。结果表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可有效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相较于其他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LIFS方法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识别率高,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