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1篇
化学   734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762.
在呈负电性的基底表面依次使用重氮树脂(DR)、4-甲酰基苯甲酸(FBA)和4-′(4-氨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Atpy)进行修饰,在先后经过离子键转变为共价键和希夫碱反应后,实现了2,2′:6′,2″-三联吡啶基团在基片表面的锚定;然后基于配位作用,由1,4-二(2,2′:6′,2″-三联吡啶-4′-基)苯(Bi-tpy)与RuCl3在其表面构筑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超薄膜.紫外-可见光谱、AFM均证明了这种层层自组装超薄膜的成功形成.光电转换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和光化学稳定性,其转换效率与膜的厚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63.
The Copper(Ⅰ) complex [Cu(tpy)(CN)]n[L=4′-(4-cyanophenyl)-2,2′∶6′,2″-terpyridine ]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CN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0.884 45(18) nm, b=0.819 55(16) nm, c=2.702 90(7) nm, β=102.780(3)°, V=1.910 7(7) nm3, Z=4, Dc=1.495 g·cm-3, F(000)=864.0, R1=0.059 3, wR2=0.123 3. The Cu(Ⅰ) ion in the title complex has a slightly distorted tetrahedron coordination geometry. Each Cu+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pyridine ring of 4′-(4-cyanophenyl)-2,2′∶6′,2″-terpyridine, and then linked by two CN- ligands with neighbor Cu+ forming a zigzag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CCDC: 686952.  相似文献   
764.
765.
赵本桉  李辉  刘罡  王吉德  岳凡 《应用化学》2009,26(12):1435-143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的一维链状锌的配位聚合物[Zn(tpa)(tripy)]n·nH2O(tpa=对苯二甲酸,tripy=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855 0(2) nm,b=2.825 0(6) nm,c=1.096 0(2) nm,β=107.14(3)°,V=2.529 7(9) nm3,Z=4,Dc=1.541 g/cm3,Mr=586.88,F(000)=1 208。 最终偏离因子R1=0.100 6,ωR2=0.264 8。 该化合物中Zn原子和2个对苯二甲酸酸根中的2个O原子和1个三联吡啶中的3个N原子配位。 相对于配体,该配位聚合物表现出明显增强的荧光发射性质。  相似文献   
766.
在过云的几十年里,以Mo(W)Cu/S簇合物为前驱物进行含簇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一直让化学工作者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1-6]  相似文献   
767.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共聚前驱体,联吡啶钌([Ru(bpy)3]Cl2·6H2O)为氧荧光指示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氧敏感膜,据此建立了采用流动注射荧光光度法测定非水溶剂中微量溶解氧的新方法.在涂膜液中联吡啶钌浓度为1 mmol/L,涂膜液用量为2.5 mL,20 ℃下放置24 h,40 ℃恒温干燥48 h时,制备的氧敏感膜(膜厚0.5 mm)对氧响应的灵敏度最高.当激发波长为465 nm,溶液流速为1.0 mL/min时,该敏感膜对氧有较快的响应时间、良好的响应可逆性、较好的稳定性.对1,2-丙二醇和PEG-400中溶解氧的测定结果表明,两者的Stern-Volmer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69.12 mg/L和0 ~109.54 mg/L,检出限分别为4.25 mg/L和0.56 mg/L,RSD(n=6)分别为2.0%和1.8%.  相似文献   
768.
基于农药百草枯对钌联吡啶-三丙胺(TPA)体系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间接电化学发光检测茶叶中残留农药百草枯的新方法.讨论了初始电位、钌联吡啶和TPA浓度、进样电压、进样时间、运行缓冲溶液的浓度与pH值等条件对百草枯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1.20 V初始电压、0.7 mmol/L钌联吡啶、0.6 mmol/L TPA、9 kV进样电压、9 s进样时间、35 mmol/L磷酸盐(pH 8.5)为运行缓冲溶液.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百草枯浓度在5×10~(-7) 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 5),检出限为9.4×10~(-8) mol/L.对5×10~(-5) mol/L百草枯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相对峰高与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和2.1%.该方法对2.0×10~(-6)、1.0×10~(-5) mol/L百草枯标样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74%和8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4.2%(n=5).  相似文献   
769.
本文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八配位Ln(III)络合物[Eu(dbm)3L^RR](1)、[Eu(dbm)3L^SS](2)和[Tb(dbm)3L^RR](3)(L^RR/L^SS=(-)/(+)-4,5-蒎烯基联吡啶,Hdbm=二苯甲酰甲烷),利用单晶衍射、Uv-vis和固体CD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和固体CD光谱表明1和2互为对映体.采用激子手性方法,通过与六配位和七配位的β-二酮络合物的固体CD光谱的对比,提出含β-二酮的八配位Ln(III)络合物的绝对构型关联规则.该系列络合物的畸变四方反棱柱的△或∧绝对构型也被其单晶结构所证实.  相似文献   
770.
李阳  陈秋云 《光谱实验室》2012,29(2):1199-1202
合成了一种新型化合物1-(N-甲基-吡咯)-2-(4,4′-二甲基-2,2′-联吡啶)-乙醇,并用紫外、红外、荧光、1H NMR、13C NMR对其表征,测试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紫外和荧光响应,加入Eu3+对该化合物的紫外有明显的增色效应和红移现象,对其荧光有很强的猝灭作用,并从能量传递和电子传递的原理分析了可能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Eu3+选择性化学感应器,可望用于Eu3+的环境和医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