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19篇
化学   340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57篇
物理学   2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无溶剂一锅法合成1,4-二氢吡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小华  张国林 《有机化学》2005,25(8):930-933
碳酸氢铵、醛和1, 3-二羰基化合物于70 ℃无溶剂条件下缩合以86~97%的产率得到1, 4-二氢吡啶.  相似文献   
52.
丁勇  高强  王滨  闫亮  索继栓 《分子催化》2005,19(2):146-149
在乙睛溶剂中考察了一系列杂多化合物和过氧化氢水溶液催化的各种缺电子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环氧化反应.在所研究的杂多化合物中,二缺位的[γ-SiW10(H2O)2O34](Bu4N)4显示出了最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钛(Ⅳ)一氯—磺酚S—N—苯甲酰苯基羟肟酸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形成条件,提出了一个快速简便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硅酸盐矿物中的微量钛。Ti(Ⅳ)量在0—2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λ=660nm,ε=1.98×10~4L.mol.cm~(-1)。  相似文献   
54.
采用SPAN-OP复合乳化剂和K_2S_2O_8-Na_2SO_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r_(DM·MC)=1.11±0.16,r_(AM)=0.53±0.08。在单体总浓度为20—40%(wt),引发剂浓度为0.01—0.05%,乳化剂浓度为10—18%,聚合温度为299K的条件下,得到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_p=k[M]~(1.07)[I]~(0.52)[E]~(0.90),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芳香醛和酮的锆氢化反应及水解产物进行了研究。产物经NMR证明为相应的醇。并以苯甲醛为代表,初步探讨了锆氢化反应的过程。还研究了含有其他官能团的苯甲醛对锆氢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以及含有较大取代基酮类的锆氢化反应。  相似文献   
56.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 对羰基硼化合物B2n(CO)n (n=1~6)各种可能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电子态、振动频率、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B2CO的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得到了B2n(CO)n (n=1~6)结构的稳定性信息. 在它们的基态结构中, 羰基的配位方式是端配位(μ1-CO), B2n(CO)n (n=1~5)的基态构型是线形或平面结构, B12(CO)6的基态构型则较为复杂. B2n(CO)n (n=1~3)的基态是三重态, B2n(CO)n (n=4~6)的基态是单重态. 振动频率和轨道的研究为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58.
N'-(4,5,6-三取代嘧啶-2-基)-2-噻吩磺酰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氨基-4,5,6-三取代嘧啶和2-噻吩磺酰异氰酸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生成13种含4,5,6-三取代嘧啶环的噻吩磺酰脲,产率高, 它们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而得到确证, 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60.
AQ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酸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侯松嵋  孙敬  何红波  张旭东  王颜红 《分析化学》2006,34(10):1395-1400
以2-氨基丁酸为内标物,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为柱前衍生试剂,用XTerraC18柱,1.8mmol/L甲酸铵溶液(pH=3.0)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光电二极管(PDA)检测器在248nm波长处检测,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土壤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氨基酸浓度在25~60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各氨基酸检出限≤0.5pmol。并且在该色谱条件下,获得了灵敏度较高,彼此分离良好的17种AQC衍生氨基酸的LC-MS质谱总离子流图,为今后土壤氨基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