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434篇
化学   4288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R_FN(O )R_F和R_FNO的F113溶液在室温下与一系列的对位取代苯甲醛反应,得到稳定的对位取代苯甲酰基全氟烷基氮氧自由基。由△a_N和△a_F~β的σ单参数相关以及△a_N与σ和σ 双参数相关表明:极性效应是影响氟烷基酰基氮氧自由基中氮原子自旋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自旋离域效应的影响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22.
The paper reported a novel and efficient aerobic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2-naphthol derivatives catalyzed by CuCu (Ⅰ or Ⅱ)N-alkylimidazole complexe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Cu(Ⅱ)N-methylimidazole complex to be determined by X-Ray.  相似文献   
23.
芳环羟基化HPLC分离荧光法检测Cu(Ⅱ)-H2O2体系中产生的·OH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L-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FLD)和荧光分光光度分析(FS)两种方法平行检测Cu(Ⅱ)-H2O2 体系中产生的·OH.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 nm,发射波长306 nm.体系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反映·OH产生量.对FLD与FS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FS使用混合体系检测,易对荧光的产生造成干扰,而FLD法没有干扰.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ESR分别观察了肝脏和晶状体的微粒体及线粒体酶在NADPH存在下还原三硝基甲苯(TNT)的过程,检测到参数为g=2.0048±0.0005,A_对位~N=1.215mT,A~N=0.800±0.010mT,A~H=0.122±0.0206mT的自由基信号,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对ESR谱的模拟证明该自由基信号为TNT硝基阴离子自由基,根据其超精细分裂常数认为,其不配对电子的电子云密度主要分布在对位硝基上。  相似文献   
25.
赵新  李崔 《波谱学杂志》1993,10(1):85-89
用ESR方法研究了红薯淀粉在γ射线预辐照下,产生的淀粉自由基特性及其室温下的自由基衰减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淀粉自由基的相对浓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自由基相对浓度的室温衰减用二级反应动力学处理,求得了衰减速率常数和淀粉自由基反应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26.
在pH5.3的HAc-NaAc、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3,5-Br2-PADAP)、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溶液中,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可得到锑(Ⅲ)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为-0.70V(vs.SCE)。二阶导数档峰高与Sb(Ⅲ)浓度在3.3X10-8~2.5X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2X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络合物组成为Sb(Ⅲ):3,5-Br2-PADAP=1∶2。加入CTMAB可消除试剂峰且提高灵敏度。试验了30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用流基棉分离干扰离子。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CuX/bpy催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讨论了以α-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卤化亚铜(CuX)/联二吡啶(bpy)为催化剂,80℃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地不同溶剂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通过对催化剂CuBr或CuCl及几种溶剂的考察,发现在80℃下EPN-Br/CuBr/bpy能有效控制丙烯酸甲酯(MA)的本体ATRP反应,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MMA在EAc中的聚合反应为一可控聚合过程,引发效率为0.8  相似文献   
28.
新鲜猪肾匀浆后,经热处理、盐析、羟基磷灰石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纯化步骤,二胺氧化酶的收得率为23.9%,纯化倍数为425.该酶进行凝胶电泳后,经氨基黑、酶活性和NBT溶液染色分别得到相对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及醌辅基谱带.该酶可与腐胺、尸胺、己二胺、组胺等底物作用,释放出H2O2,当底物为腐胺时,最适浓度为5mmolL-1,Km值为0.5mmolL-1,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C.在非酶系统中,该酶可与NBT溶液反应,呈现紫色,并随时间延长而加深.经SDS板状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该酶亚基分子量为8.3×104.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 (PVDF)晶体结构与辐射效应的关系 .利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 ,获得了 7种不同规整性、不同结晶度的样品 ;通过对其辐射效应的研究 ,探讨了材料结晶区和晶区内不同部位的辐射效应以及这些不同的结构对材料辐射效应的影响 .使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DSC)测量样品零熵产生相变温度、结晶度等随吸收剂量的改变 ,以及不同退火条件样品的辐射效应 .讨论了PVDF样品晶体辐射损伤与样品结构的关系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仪 (ESR)测量不同辐照后样品残余自由基的浓度及这些残余自由基加热条件下的不同命运 .结合DSC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晶体辐射损伤是从晶体表面折叠圈区和晶体茎杆内部缺陷区同时开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钟军 《化学通报》1998,(5):43-47
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手性金属试剂催化的不对称羟氰化反应,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