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8篇
  免费   2681篇
  国内免费   6456篇
化学   10270篇
晶体学   694篇
力学   594篇
综合类   185篇
数学   73篇
物理学   483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1147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930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27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859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71.
Results of charge-transport and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nanotubular polyaniline (PANI) composites containing Fe_3O_4 nanoparticles (~10nm) synthesized by a "template-free" method are reported. The T^{-1/2} resistivity has been observed, and d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are fitted to an equation χ=χ^*_P+C/T. With increasing weight ratio of Fe_3O_4,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independent susceptibility χ^*_P increase, and the Curie-type susceptibility is suppressed at low temperatures. Further discussions have been given. The PANI-H_3PO_4/Fe_3O_4 composite containing 27wt% of Fe_3O_4 nanoparticles is superparamagnetic, exhibiting very little hysteresis even at 5K.  相似文献   
97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N2分压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ZrN/WN纳米多层膜.借助慢正电子湮没技术分析了样品的缺陷性质,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多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N2分压为0.4Pa的多层膜具有最小的空位型缺陷浓度,其中心层和膜基结合层的平均S参数分别为0.4402和0.4641,而较低或较高的N2分压都可能导致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增加.随着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减小,多层膜的硬度和临界载荷增大.对于空位型缺陷浓度最小的多层膜,其硬度和临界载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8GPa和100mN,说明较低的缺陷浓度有利于提高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ZrN/WN纳米多层膜 缺陷性质 力学性能 慢正电子湮没  相似文献   
973.
用双离子(40Ar+,C2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关键词: 金刚石纳米晶 离子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974.
种子法制备三角形银纳米粒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软模板剂,采用种子法制备出三角形银纳米粒子,应用透射电镜、能量散射X射线谱仪、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得三角形银纳米粒子是面心立方单晶,边长随着种子加入量的减少而递增,可在20~100 nm范围内调节;CTAB以薄膜形式包覆于粒子表面阻止其氧化,粒子胶体的吸收光谱呈现典型的三角形粒子吸收峰。用扫描电镜观测到粒子在硅片上自组装成一定的2维阵列结构。  相似文献   
975.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衬底、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规则阵列结构特征的ZnO/Si-NPA纳米复合体系,并对其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显示,组成ZnO/Si-NPA表面阵列的每个柱子均呈现层壳结构. 不同于衬底Si-NPA的红光和蓝光发射,ZnO/Si-NPA在紫外光区和蓝绿光区呈现出两个强的宽发光峰. 分析表明,紫外光发射应归因于ZnO晶体的带边激子跃迁;而蓝绿光发射则来自于ZnO晶体本征缺陷所形成的两类深能级复合中心上载流子的辐射跃迁.  相似文献   
976.
张超  白静  周光辉 《低温与超导》2007,35(4):341-344
文中综合碳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以及氢吸脱附等温线的实验测量结果,对碳纳米纤维的吸附储氢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比表面积和中孔容积均与氢吸附量成线性关系;微孔容积对材料吸附性能影响较大,微孔容积与氢吸附量成抛物线关系;氢在常温左右以及77K下的吸附等温线呈现超临界气体的吸附特征,氢在273K和353K下的吸脱附等温线也基本重合,呈现的是物理吸附的特征。实验结果还说明:常温左右,甚至是77K下,碳纳米纤维均不适合于氢的吸附储存。  相似文献   
977.
激光类型不同,其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机理也不同。其中飞秒激光由于脉冲持续时间短、瞬时功率大、聚焦尺寸小的特点,使得其在超快、超强和超精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结构微小的细胞的动力学研究,如有丝分裂、变形和凋亡,对于了解细胞的生物和发育行为有着重要作用。且生物大分子和水几乎不吸收近红外波长的光,故考虑应用近红外飞秒激光对细胞进行手术。这种激光手术技术已用于对细胞内结构进行切割和蚀除。介绍了该技术在细胞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如纳米手术、基因转染和染色体切割等。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精度高,可在不损伤细胞活性的前提下对细胞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978.
研究了Si3N4层在ZrN/Si3N4纳米多层膜中的晶化现象及其对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系列不同Si3N4层厚度的ZrN/Si3N4纳米多层膜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 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由于受到ZrN调制层晶体结构的模板作用,溅射条件下以非晶态存在的Si3N4层在其厚度小于0.9 nm时被强制晶化为NaCl结构的赝晶体,ZrN/Si3N4纳米多层膜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的柱状晶,并相应地产生硬度升高的超硬效应. Si3N4随层厚的进一步增加又转变为非晶态,多层膜的共格生长结构因而受到破坏,其硬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79.
给出了3ω法测试系统中描述薄膜表面加热/测温膜中温度波动的级数形式解,并将复数温度波动的实部和虚部分开表示.利用该解分析了交流加热频率、加热膜宽度和材料热物性的组合参数对加热膜温度波动幅度的影响.并根据此解对测量原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相应的3ω测试系统,首先测定了厚度为500 nm SiO2薄膜的导热系数,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合理性.加大了测试频率,利用级数模型在高频段直接得到SiO2薄膜的导热系数,结合低频段的数据同时确定了Si基体的导热系数.利用级数解分析测试了激光晶体Nd:YAG〈111〉面上多层ZrO2/SiO2增透膜的导热系数,测试的ZrO2薄膜的导热系数比体材料小.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研究微器件表面薄膜结构的导热性能. 关键词: ω法')" href="#">3ω法 微/纳米薄膜 导热系数 微尺度加热膜  相似文献   
980.
Nd-Fe-B/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敖琪  张瓦利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2007,56(2):1135-1140
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多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对溅射态和650℃退火处理15 min试样的相成分分析和微结构的观察显示,溅射态薄膜呈非晶态,经650℃退火处理15 min后,薄膜主要相成分为硬磁性Nd2Fe14B相和软磁性相FeCo(110)相.Nd2Fe14B相呈柱状,其易磁化c轴垂直于膜面,尺寸约10 nm.在硬磁性相和软磁性相之间存在少量富Nd相和非晶态,富Nd相大小约7 nm.磁性测量和分析表明,1)该系列薄膜退火态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晶各向异性.2)对于固定厚度(10 nm)层Nd-Fe-B和不同厚度(tFeCo=1—100 nm)层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 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小.当tFeCo=5 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200 kJ/m3. 3)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交换耦合导致剩磁和磁能积增强. 关键词: Nd-Fe-B/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 交换耦合 磁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