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4篇
  免费   1468篇
  国内免费   2253篇
化学   3721篇
晶体学   126篇
力学   878篇
综合类   311篇
数学   1701篇
物理学   315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纳米颗粒悬浮液池内泡状沸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纳米颗粒悬浮液在平壁面上池内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用的纳米粒子为26 nm的铁粉和13 nm的三氧化二铝纳米粉末,基液为去离子水。分别配成体积浓度为0.1%, 1%和2%的悬浮液。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悬浮颗粒对液体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会随着纳米颗粒性质,颗粒浓度及热流密度大小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加入纳米颗粒后, 对基液沸腾换热的影响存在着两个相反的作用机制,它们分别为:纳米颗粒增强了液体内部的热量迁移能力(热物性的影响)和改变了加热面的表面结构特性(加热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利用MS-XANES计算研究了嵌入在SiO2介质中的InSb纳米颗粒的界面效应, 结果显示Sb K-XANES实验谱在白线峰强度增大和白线峰向高能一侧展宽这两个特点的起因是: 1. SiO2介质透过界面处强的Sb-O共价键间接地影响和改变了InSb团簇中Sb原子内部的势分布; 2. 通过InSb纳米颗粒界面处存在着强的Sb-O共价键使得Sb原子的5p电子被耗尽来提高InSb纳米颗粒Sb原子的5p的空穴数. 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InSb纳米颗粒的Sb K-XANES实验谱在白线峰 强度的增大. 此外, 由于纳米颗粒的界面效应, 仅仅把白线峰的强度增大归因于吸收原子电荷转移带来的空穴数增加, 并依此通过白线峰的强度计算吸收原子的空穴数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53.
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出两种相对稳定的含银纳米颗粒的水溶胶,用透射电镜(TEM)和光学吸收谱对这些颗粒进行了表征.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少时,所形成的银纳米颗粒较小,吸收峰呈现二极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多时,银纳米颗粒尺寸变大,并出现二极和四极共振吸收峰.在Ag纳米颗粒形成后,对其溶液稀释,发现其峰形保持不变,而峰位会出现红移,最大红移量可达到10 nm.透射电镜研究表明,低浓度溶胶中的Ag纳米颗粒尺寸较为均匀,平均直径12 nm.高浓度溶胶中的纳米颗粒尺寸呈双尺寸分布特点,少量颗粒直径小于14 nm,大部分颗粒直径大于20 nm.  相似文献   
54.
继续作者最近的研究,用所谓的Hankel向量方法建立S[a,b]函数类中带边界插值数据的Nevanlinna-Pick插值问题与[a,b]上的某种带约束条件的Hausdorff矩量问题之间解集之间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N[a,b]函数类与S[a,b]函数类之间的联系,从而由BNP(N[a,b])问题的可解性准则和解的参数化描述获得BNP(S[a,b)问题的可解性准则和解的参数化表示.  相似文献   
55.
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电磁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交替沉积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超薄多层的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形貌特征 .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四探针法、微波矢量分析仪及谐振腔法测量薄膜试样的磁电性能和微波复磁导率 .重点对SiO2 介质相含量、薄膜微结构对电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机理做了分析和探讨 .结果表明 :这类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和高频电磁性能 ,2GHz时的磁导率 μ′高于 70 ,可以应用于高频微磁器件或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56.
用光学方法测量悬浮于气相或液相介质中的微小颗粒特性已被广泛地采用。R.A.Dobbins于1963年用简单的方法来单独测定喷雾颗粒平均直径。20世纪70年代采用激光器和自动数据处理系统。液体轴对称抛撒是非定常过程,即在固定位置观察到的液体颗粒尺寸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光线通过含有微粒的介质时会发生光的散射现象,Dobbins根据颗粒散射原理,把满足上限分布函数(ULDF)且直径为几十到几百微米的颗粒散射作为衍射散射处理。  相似文献   
57.
 采用二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短脉冲强激光在稀薄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电磁类孤立子的产生和时空演化过程。通过分析电磁场与等离子体波的非线性能量交换和激光场的频率谱结构等,给出了电磁类孤立子形成的基本物理图像,讨论了等离子体参数对电磁类孤立子形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类孤立子的形成是由于局部电磁波振荡频率减小至等离子体频率引起的,初始等离子体密度越高越容易形成空间局域结构。  相似文献   
58.
燕飞  张杰  鲁欣 《物理学报》2003,52(9):2200-2205
利用一维拉格朗日流体动力学程序Med103详细研究了产生类镍Ag,Cd,In,Sn, Sb离子和类氖Fe,Co,Ni,Cu,Zn离子的等离子体状态.通过对电子温度、离子丰度、离子数密度等状态参量的分析比较,得到了这两类等离子体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类镍银的等离子体状态与类氖铁 的相近,类镍镉的与类氖钴的相近,依次类推.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由类氖机理x射线激光的等离子体状态来对相应元素的类镍x射线激光的等离子体状态进行判断. 关键词: 类氖 类镍 等离子体状态 x射线激光  相似文献   
59.
冲蚀过程是一个与颗粒反复冲击物体表面而移除物质相关的表面现象.本文研究了玻璃的冲蚀坑的几何尺寸和体积,给出了冲蚀移除物质如何依赖于颗粒流动速度、颗粒尺寸和冲击角的理论关系.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定义了一定冲蚀坑尺度的有效域.  相似文献   
60.
氟化类金刚石薄膜的拉曼和红外光谱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美福  宁兆元 《物理学报》2004,53(5):1588-1593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