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化学   47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71.
金属锡作用下的烯丙基卤代物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以其反应条件温和及能选择性地与含有其他反应活性基团的羰基化合物加成等特点而显示出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价值。但目前这类反应还只局限于烯丙基卤代物反应的范围内。本文首次报道金属锡作用下的炔丙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电子结构的三种金属离子(Zn~(2+),Cu~(2+),Pd~(2+))与两种分子结构类似但反应官能团不同的吡啶偶氮染料(PAR和5-Cl-PADAB)间的显色反应的作用。试验证明:(1)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增敏作用的产生,最根本的是由于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试剂的反应官能团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所成显色络合物的结构的不同。(2)表面活性剂对显色络合物的增敏效应,与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对有色络合物的作用有关,更重要的是形成胶束,改变反应微环境。(3)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是否产生协同增敏效应和协同增敏效应的大小,决定于两者形成混合胶束的难易。如果显色络合物的结构有利于此两种表面活性剂同时对它起协同作用,则协同增敏效应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3.
利用1,5-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与二丁基氧化锡为原料,在苯-甲苯混合溶剂中回流反应合成了有机锡席夫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每个独立单元中含有两个分子结构单元,晶胞参数:a=1.29705(6)nm,b=1.36654(7)nm,c=1.68517(8)nm,α=72.059(1)o,β=87.339(1)o,γ=63.435(1)o,V=2.5270(2)nm3,Z=4,Dcalc =1.433 g/cm3,μ=1.119 mm-1,F(000)=1112,R1=0.0563,wR2=0.1530.分子间经典的N-H...N氢键使分子相互缔合形成二聚体,后者再通过范德华作用力结合堆积形成完全的晶体结构.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杀菌活性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对苏云金杆菌(B.thuringiensis)和枯草杆菌(B.Subtilis)的杀菌能力较高,而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杀菌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74.
对白酒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运用NaBEt4进行衍生,并采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5种衍生物进行分析,建立了5种有机锡同时分析的新方法.选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对影响反应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5种有机锡化合物在0.01~4.0 μg·mL-1的线性范围内得获得了较好的线性,检测限,相关系数为0.992 3~0.999 9,检测限为0.4~5.0 μg·L-1.在0.05、0.50和4.0μg·mL-13个添加水平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其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3.4%.该方法简便、快速、容易操作,初步运用于检测酒样中的有机锡化合物,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周丽霞  刘淑娟  赵强  凌启淡  黄维 《化学进展》2011,23(9):1871-1882
基于离子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在信息显示和固体照明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因此其相关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器件性能的提高等工作在近几年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各类离子型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离子型铱配合物由于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容易调节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离子型铱配合物在发光电化学池中的应用进展,重点评述了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电化学池的制备和器件的高性能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基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6.
谢美然  韩会景  金瓯悦  杜春霞 《化学学报》2013,71(10):1441-1445
基于七异丁基-胺丙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与溴丁烯或溴代十一烯反应, 一步法合成了含POSS侧基的两种杂化二烯烃. 以钌卡宾络合物为催化剂的非环二烯烃易位(ADMET)聚合, 短链二烯烃未能发生, 而长链二烯烃能顺利实现. 将杂化二烯烃转变为离子型杂化二烯烃, 其ADMET聚合活性较高, 随着反应时间延长, 聚合物分子量明显增大, 分子量分布变窄, 体现了逐步聚合的特征. 核磁共振分析揭示了聚合物的不饱和结构和聚合反应的变化过程. 主链不饱和的无定形聚合物, 经氢化作用转变为饱和的离子型杂化聚乙烯, POSS基团精确地连接在聚乙烯骨架的侧位上, 且POSS基团和聚乙烯骨架均表现出较强的结晶能力. 这种离子型杂化聚乙烯具有球形的单分子或聚集形态, 可直接构筑纳米尺度的聚合物材料.  相似文献   
77.
张晓燕  宋海滨  唐良富 《化学学报》2011,69(21):2567-2573
通过三苯基锡基-双(3,5-二甲基吡唑)甲烷与羰基钼的反应合成了钼锡键合的四元金属杂环化合物CH(3,5- Me2Pz)2Mo(CO)3SnPh3 (Pz=1-吡唑基). 当用叔丁基异腈处理该化合物及其钨类似物时, 伴随着有机锡结构单元的丢失, 金属钼(钨)上发生还原消除并分解得到化合物CH2(3,5-Me2Pz)2M(CO)3(CNBu-t) (M为Mo或W). 另外, 该化合物与三苯基膦或亚磷酸甲酯及异丙酯反应时, 只发生羰基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CH(3,5-Me2Pz)2Mo(CO)2(PR3)SnPh3 (R为苯基、甲氧基及异丙氧基). 而用亚磷酸苯酯与之反应, 除得到羰基取代产物外, 还伴随着P-O/C键的交换, 得到金属钼上还原消除的产物(PhO)2PCH(3,5-Me2Pz)2Mo(CO)3.  相似文献   
78.
离子型稀土矿柱浸过程氨氮的平衡与迁移转化研究可以对浸矿剂硫酸铵用量的模拟运算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定南某离子型矿土为对象,采用室内柱浸模拟的方式对离子型稀土原矿氨氮的分布、硫酸铵浸矿过程氨氮平衡及尾矿氨氮赋存转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离子型稀土原岩风化过程中,还可能伴随着离子相铵盐的生成,在浸矿过程中会伴随稀土一起被浸出,离子相铵盐含量随离子相稀土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硫酸铵柱浸过程中残留在尾矿内的氨氮量与浸出液中的氨氮量占比分别为50.76%和49.24%,浸矿剂中半数铵根主要起到保持浸矿过程中铵根浓度的作用,在浸矿后会随浸出液流出。离子型稀土尾矿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氨氮在矿土含水率的影响下会发生可逆转化,在尾矿矿土自然风干过程中,尾矿内水溶态氨氮含量占比由63.24%降至32.01%,离子型稀土尾矿水溶态与可交换态氨氮的赋存含量需要前置时间和矿土含水率等条件才能准确定义。  相似文献   
79.
传统的塑料闪烁体由于其低有效原子序数和密度,不适用于能谱探测领域。有机重金属化合物掺杂塑料闪烁体的制备为塑料闪烁体实现能谱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而有机锡化合物掺杂塑料闪烁体具有高光峰灵敏度,并保留了塑料闪烁体的快衰减特性。本文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浓度2-(三丁基锡烷基)呋喃掺杂的聚乙烯基甲苯(PVT)基塑料闪烁体,并对其光学和闪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其中掺杂20%2-(三丁基锡烷基)呋喃的PVT基塑料闪烁体的透光率可达90%,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主峰位于425 nm处,光产额为6700 ph/MeV,能量分辨率为15.8%@662 keV,衰减时间约为4.3 ns。我们也制备了1英寸直径、掺杂20%2-(三丁基锡烷基)呋喃的塑料闪烁体,具有6300 ph/MeV的光产额和15.8%@662 keV的能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80.
铱配合物在磷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生物领域和物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化学传感器在近期发展迅速.相比于纯有机分子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基于重金属配合物的磷光化学传感器由于发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重金属铱配合物三线态寿命短,发光效率高而且配合物的发射波长容易受配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成为最好的磷光传感器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铱配合物在磷光化学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包括:阳离子传感器、阴离子传感器、氧分子传感器、氨基酸传感器、pH传感器等,并指出了相比于其它磷光化学传感器,基于铱配合物的磷光化学传感器的优势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基于铱配合物的磷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