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1146篇
化学   3025篇
晶体学   63篇
力学   234篇
综合类   167篇
数学   204篇
物理学   13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进入21世纪,汽车也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带来的问题是废旧轮胎的增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回收利用这些废旧轮胎,目前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轮胎以垃圾形式进行填埋,然而轮胎是很难分解的,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在废旧轮胎回收上还存在技术比较落后,再生产品单一,同时每年全国仍有大量的废旧轮胎不能得以及时回收处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以轮胎粉制作电极材料的报导。合理利用废旧轮胎制备电极材料,既能有效解决黑色污染,又能制备出价值更大的电极材料,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
以2-氨基-5-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醋酐酰化关环制得6-氟-2-甲基噁嗪-4-酮(1); 1在80%水合肼中回流反应制得6-氟-2-甲基-3-氨基-4(3H)-喹唑啉酮(2); 2分别与羟基芳醛和杂环芳醛反应合成了6个6-氟-4(3H)-喹唑啉酮类Schiff碱(3a~3f),其中3b~3f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了3a~3f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用药浓度为400 μg·mL-1时,3a~3f对受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6-氟-2-甲基-3-(4-吡咯苯亚甲氨基)-4(3H)-喹唑啉酮(3c)抑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38 mm和9.00 mm。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利用毛细管电泳简便、准确地测定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煎出量的方法。采用自组装毛细管电泳装置,采用75μmi.d.×50cm弹性石英毛细管,以0 05mol/LNa2B4O7 CH3OH(体积比为85∶15)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4kV,检测波长为232nm。另外,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中乙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以小檗碱、巴马汀提取量为指标,30%(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是提取白头翁汤中黄连和黄柏共煎生物碱的最佳溶剂。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5 0mg/L~65 0mg/L、12 5mg/L~50 0mg/L时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不低于95%。  相似文献   
94.
毕玉金  杨晶  江坤  关瑾  李发美 《分析化学》2007,35(6):887-889
采用大环抗生素类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一系列曼尼希碱类化合物的手性分离情况,并讨论了流动相中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缓冲盐的种类和浓度、pH和柱温对该类化合物手性分离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乙腈:硝酸铵(35mmol/L,pH3.8)=15∶85(V/V),柱温1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300nm;四氢呋喃:硝酸铵(20mmol/L,pH4)=15∶85(V/V),柱温1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350nm。通过对比研究8种曼尼希碱类化合物的色谱行为,从结构上讨论了化合物中各种官能团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手性分离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5.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water (HTLW),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medium,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organic chemical reactions and biomass conversion1-3. HTLW has a strong tendency to ionize and can act as an acid and/or base catalyst. In addition, HTLW can dissolve organic compounds to some extent allowing for a homogenous reaction within an aqueous phase. Extensive researches4-10 have been pursued on acid/base-catalysis reactions in HTLW without addition of acid or base. Howe…  相似文献   
96.
Schiff碱双核M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ive manganese complexes of Schiff base were synthesized: [MnⅣ,Ⅳ(μ-O)(Salen)]2·DMF·H2O (1), [MnⅣ,Ⅳ(μ-O)(5-BrSalen)]2·DMF·0.5H2O (2), {MnⅣ,Ⅳ(μ-O)[Sal(1,2-pn)]}2·H2O (3), {MnⅣ,Ⅳ(μ-O)[5-Br-Sal(1,2-pn)]}2·H2O (4), {MnⅣ,Ⅳ(μ-O)[5-CH3-Sal(1,2-pn)]}2·2H2O (5),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a. The results of cyclic voltammogram show that Schiff base ligands can drop the potential of manganese and steady high oxide state of manganese.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 and 3 have also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weak ferromagnetically coupling of Mn2 pair at room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lex 3 are weaker than complex 1.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水杨配合与4-氨基-3,5-二乙基-1,2,4-三唑缩合而成对称三唑Schif碱(SAETZ)与氯化铜(CuCl2)形成一种新的配合物Cu(SAETZ)2(SAETZ=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3,5-二乙基-1,2,4-三唑)。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分子中两个偶氮甲碱的N原子及两个酚氧原子与中心Cu原子形成规则的平面配位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8.688(2),b=9.314(1),c=16.515(4),β=94.34(2)。,V=1332.5(7)3,Z=2。  相似文献   
98.
Co(II) Schiff碱载氧载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INDO-UHF计算方法研究了CO(Ⅱ) Schiff碱的载氧特性,结果表明,Co(Ⅱ)与O_2的作用是通过σ键组合,并具有较明显的反铁磁性耦合作用, 论证了作为第五轴向配体在可逆载氧过程中的必要性,对比研究了Co-N_2的相互作用. 计算表明,CO(Ⅱ)的Schiff碱络合物可能作为氧氮分离的活性物质,从而具有一定的、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煤油共处理油品的族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兖州烟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制备的油品的族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油品主要由烷烃和芳烃组成 ,杂原子化合物含量一般仅为 0 5 %~ 2 0 %。原料煤与油浆比例、反应温度、催化剂对油品族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随初始氢压不同 ,对油品族组成的影响不同 ;在 4MPa初始压力条件下 ,反应气氛 (氢气、氮气 )对煤油共处理和纯油浆制备油品的族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0.
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氨基-二氢噻吩-2-酮(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反应, 得到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 合成了9个化合物, 其中7个为首次报道的新Schiff碱类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室内毒力测试, 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