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550篇
化学   4540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81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2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采用溶胶-凝胶法(SG)制备了掺杂少量La或Ce的Pt/Al2O3贵金属催化剂和In2O3/Al2O3氧化物催化剂, 并考察了La或Ce对催化剂的比表面和晶相结构和丙烯在这些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 结果表明, 掺杂少量的La或Ce, 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中, La或Ce的掺杂对催化活性和催化活性温度窗口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2.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与脑磷脂混合Y型LB(Langmuir-Blodgett)膜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血红素LB膜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在0.1mol/L KCl溶液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0.42V/-0.30V);将血红素LB膜转移到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的血红素LB膜修饰电极(heme LB-GC)对溶液中溶解氧的电化学还原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催化还原过程具有不可逆电荷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93.
用于煤气化CO2还原反应的一种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稀土金属作用下芳香醛、酮的还原偶联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丁宗彪  吴世晖 《有机化学》1997,17(2):165-170
由Ln/ROH/TMSCl组成的体系能选择性地使芳香族醛、酮还原偶联形成频哪醇, 产率优良, 而对脂肪族醛酮呈惰性。  相似文献   
95.
钴(II)与色氨酸极谱催化前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92,50(1):39-43
对钴(II)离子与色氨酸在H~3BO~3-NaOH(pH=9)缓冲底液中的极谱催化前波进行了形成条件、吸附性能和电极还原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理想的移动电源,但因金属Pt阴极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差,甲醇在阴极产生“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抗甲醇氧电还原催化剂可降低“混合电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应用改进了的旋转全电极上的电势阶跃计时库仑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电极电势下氧还原过程中电极吸附中间物和溶解中间物氧化所需的电量,实验证明,在此过程中电极上确有吸附中间物存在,而且是电极电势的函数,但其分子属性尚需进一步鉴别。  相似文献   
98.
N-(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潘松汉,唐康泰,王贞,王真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N-(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动力学、氧化还原体系、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为了制备高质量...  相似文献   
99.
王志斌  赵敏  梁中伟  陈慧兰 《化学学报》2006,64(23):2384-2388
以4-吡啶甲醛和1,6-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吡啶基的还原双席夫碱客体N,N'-二(4-吡啶基甲基)-1,6-己二胺(C6N4),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β-环糊精与C6N4的自组装包结作用,测定了包结比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C6N4在水溶液中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其稳定常数的平均值为1.7×102dm3·mol-1.  相似文献   
100.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功率密度高,燃料甲醇价格低廉、储存和携带方便,特别适合作为电动车和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是目前燃料电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40年来DMFC阴极电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针对目前严重影响DMFC性能的“甲醇透过”问题,阐述了研制耐甲醇阴极电催化剂的重要性,讨论了今后DMFC阴极电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