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2篇
  免费   1307篇
  国内免费   2589篇
化学   4884篇
晶体学   187篇
力学   406篇
综合类   155篇
数学   183篇
物理学   255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了6-巯基嘌呤存在时在水相中通过阳极氧化邻苯二酚来电化学合成5-(嘌呤-6-巯基)邻苯二酚衍生物。循环伏安法和控制电位电解的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形成为EC过程,即邻苯二酚衍生物原料先是被电化学氧化成对应的邻苯醌衍生物,该醌非常活泼,进一步与6-巯基嘌呤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原位转化生成化合物3a-3d。该工作进一步证明了水相中邻苯醌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与原位转化是合成邻苯二酚衍生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应用无电沉积在氟化氢溶液制备W掺杂Ag树枝晶,样品由XPS,XRD,SEM和TEM表征,结果表明在Ag-W二元体系中,Ag的生长起主导作用,不受钨酸根离子而改变。提出W元素的掺杂方式,即W元素的掺杂是在银的沉积过程中通过化学吸附—钨酸根二聚体的氧原子与银原子的化学作用力而实现的。循环伏安法用于检测银氧间的化学键能的强弱。  相似文献   
993.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homogeneously coat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hydrothermal deposition, this nanocomposite may be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myoglobin immobilization in view of its high biocompatibility and large surface.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b-TiO2/MWCNTs films exhibited a pair of weU defined, stable and nearly reversible cycle voltammetric peaks. Th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Mb and electrode surface, Ks of 3.08 s^-1, was greatly facilitated in the TiO2/ MWCNTs film. The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s of hydrogen peroxide were studied, the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is calculated to be 83.10 μmol/L, which shows a larg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b in the TiO2/MWCNTs film to H2O2.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都能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PBS)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海珠喘息定片中的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在4 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5×107~1 × 10-5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和0.999 0),检出限分别为1.05×10-7mol/L和6.98×10-8mol/L(S/N=3).  相似文献   
995.
以氯化螺环磷酸酯和酚类为原料,采用磷酰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二芳氧基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通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ESIMs)检测,首次提出了其质谱裂解规律,结果表明,磷酰氧键(O=P-OCH2-)和烷氧键(-OCH2-)均易断裂,为阻燃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材料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本文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多种导电聚合物基电致变色器件的特点、组成及制备,并展望了未来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97.
表面活性剂的电喷雾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质谱采集模式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适合正离子采集模式,准分子离子为其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适合负离子采集模式,准分子离子为其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如氧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胺,适合负离子采集模式,准分子离子为[M-H]^-;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12)醚,适合正离子采集模式,准分子离子为[M+Na]^-。  相似文献   
998.
N-乙酰-L-半胱氨酸在咖啡酸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在咖啡酸(CFA)修饰碳糊电极(CFA/CPE)上的电催化行为。结果表明,NAC在裸碳糊电极(CPE)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十分迟缓,而CFA/CPE对NA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AC在CFA/CPE上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电荷传递系数α=0.79,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k=(4.40±0.10)×10^3(mol.L^-1)^-1.s^-1。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得催化氧化峰电流与NAC浓度在1.0×10^-6~7.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4.075c(mmol.L^-1)+2.671,r=0.9988,检出限为1.7×10^-7mol.L^-1。用该方法对市售药品富露施中的NA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9.
开发可以通过外部刺激产生机械形变的人工致动材料是一个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液晶弹性体因结合了聚合物网络的橡胶弹性和液晶的有序性而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热、光、电等的外界刺激下可以产生可逆的形状记忆效应。本文综述了液晶弹性体响应多种外界刺激产生各种形变的行为,主要介绍了有关热致形变液晶弹性体、电致形变液晶弹性体、化学刺激导致形变的液晶弹性体及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类液晶弹性体产生形变的机理包括热致、电致和光致相转变,讨论了影响其响应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熔融纺丝制备中空纤维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空纤维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膜材料,其制备方法一直以来是膜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相对于溶液法纺丝制膜方法而言,熔融纺丝法具有使用溶剂量少、环境友好、所得中空纤维膜力学性能较优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中空纤维膜制备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根据工艺将熔融纺丝制膜方法区分为熔融纺丝-拉伸法和热致相分离法,分别就这两种方法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技术及致孔机理进行介绍,并对二者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还指出了熔融纺丝制备中空纤维膜研究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