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27篇
化学   2724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物理学   2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甲醇选择氧化MoO3—T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LRS、ESR、XPS等方法对机械混合物焙烧法制备的两组MoO_3—T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MoO_3与TiO_2机械混合物在450℃焙烧过程中发生TiO_2中锐钛矿转变成金红石的相变,但若将TiO_2在空气中550℃预处理8h后再与MoO_3混合焙烧则未观察到相变的发生。在上述两组催化剂中都发生了MoO_3在TiO_2表面的分散。当MoO_3含量小于10wt%时,MoO_3晶相消失,钼以表面钼氧物种存在。MoO_3与TiO_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Mo(Ⅴ)的生成和pKa≤+3.3的表面酸位的产生。TiO_2晶型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使最佳反应温度提高20~40℃,Mo在表面富集程度增大,而Mo(Ⅴ)和表面酸位浓度下降。表面Mo(Ⅴ)和高分散于表面的八面体配位钼氧物种可能是甲醇氧化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72.
考察了甲醇/低碳烷烃在ZSM-5分子筛上偶合转化为芳烃和低碳烯烃的反应过程。对特定的催化体系,存在一最佳原料配比,使反应的热效应近似为零。偶合转化时甲醇完全转化,低碳烷烃的转化率低;不同催化剂上偶合转化产物分布差别极大,与HZSM-5相比,Ga改性后可获得较高的芳烃和低碳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73.
甲烷在Mo/HZSM-5催化剂上的脱氢聚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Mo含量的Mo/HZSM-5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些催化剂的甲烷非氧气氛下的转化反应进行了考察.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及酸性随M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o含量大于5%时,Mo对ZSM-5分子筛的晶型有影响,并出现MoO3物相.甲烷在700℃时可高选择性地生成苯和乙烯,最佳Mo含量大约为2%.纯的MoO3或HZSM-5上该反应几乎不进行,因此,可能是分散的钼氧离子和分子筛的酸中心是甲烷转化的活性中心,只有二者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甲烷的转化.反应后催化剂中的钼物种被还原了.催化剂上的积炭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炭后催化剂活性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74.
以对甲苯乙酮(1)为原料, 经烯醇硅醚化, Lewis酸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和Wittig反应, 合成了新倍半萜烯化合物2-甲基-6-对甲苯基-1,6-庚二烯.  相似文献   
75.
利用苯乙酮及苯乙酮衍生物,经过傅-克乙酰化反应、偶联反应、Wittig烯化反应,合成了脱氢姜黄烯及其类似物.再经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可分别得到α-姜黄烯、黄根醇甲醚及姜黄氢醌甲醚.  相似文献   
76.
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合成了2-丁酸甲酯吡啶与四羰基二氯二铑形成的螯合形配合物,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NMR)研究确定了其配位结构特征,通过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的反应揭示了其结构特征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在Mo/HZSM-5催化剂上添加助剂以及不同的反应预处理温度对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第二组分的添加,Mo/HZSM-5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预处理温度是影响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Mo-Ru/HZSM-5催化剂经过873K空气预处理后,甲烷在973K的转化率约为10%,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TPSR实验结果表明,Ru的加入降低了芳烃生成的温度。TPO和DTA实验结果表明,在Mo-Ru/HZSM-5催化剂上可生成较多的碳物种,结合反应结果,可以认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物种对甲烷的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是起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78.
ZrO2在Cu-ZnO-ZrO2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系列Cu-ZnO-ZrO2甲醇水蒸汽重整(SRM)催化剂的XRD、TEM和BET表征及催化性能测定,研究催化剂中ZrO2对催化剂粒径、比表面以及对SRM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使催化剂的粒径从15 nm降至10 nm(其中CuO和ZnO的平均粒径分别从7.7和10.4 nm降至3.9和8.7 nm),BET比表面从60 m2•g-1增至78 m2•g-1.随着催化剂含ZrO2量不同,甲醇的转化率和H2、CO2的选择性均产生变化,当催化剂中Zr含量为24.0%(w),反应温度为220 ℃,水、醇摩尔比为1.3时,甲醇的转化率达到51.6%, H2和CO2的选择性达到100%(CO和CH4在产物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小于10-4),这一结果对甲醇燃料电池甲醇重整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Pt-Sn型催化剂浸渍状态下的Sn-119、Pt-195的多核核磁共振。当SnCl2/DCl溶液体系中加入H2PtCl6以后,出现了Sn(Ⅳ)和另外一种Sn(Ⅱ)的构型,Sn-119峰向高场位移,说明部分Sn(Ⅱ)被氧化成Sn(Ⅳ),H2PtCl6的量对这种氧化性影响较小。而H2PtCl6/D2O溶液体系中加入SnCl2以后部分Pt(Ⅳ)被还原成Pt(Ⅱ),随着SnCl2量的增加,Pt(Ⅱ)  相似文献   
80.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有机体在温和条件下完成这一反应.研究发现,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休眠的悬浮细胞中充人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推动的反应,为了补充反应所消耗的能量.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用甲烷进行再生,以恢复细胞中的还原当量NADH.我们进行了反应再生的交替连续批式反应,甲醇积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理论上,反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这是一个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可恢复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