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化学   210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圆二色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抗体-卟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二色谱(C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可用来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卟啉之间的相互作用,卟啉形成McAb-卟啉复合物,在Soret带区域最大吸收峰有显著红移和增色现象,在350-450nm区域,形成复合物时能检测诱导的CD光谱。CD光谱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显示等吸收行为。McAb-卟啉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诱导的CD光谱在PH6-11的范围内保持不变,说明复合物异常稳定,也说明McAb-卟啉结合位点之间疏水相互作用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新型尾式硫代苯并噻唑基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对称的单羟基卟啉化合物、溴代烷烃和巯基苯并噻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硫代苯并噻唑基尾式卟啉化合物, 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卟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3.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Umbelliferae), known as Danggui in Chines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s used for tonifying blood and treating female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nd amenorrhoea. It is also used for treatment of …  相似文献   
104.
尾式噻吩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尾式噻吩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焦向东黄锦汪计亮年(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1)(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金属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对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金属酶的理想模拟体。尾式卟啉更为接近血红素蛋白及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5.
薛祚霖 《应用化学》1994,11(4):88-90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法,计时电位法等研究了SO2在聚钴卟啉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并和SO2在贵金属电极上的行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了流动注射在线柱预富集ICP光谱测定痕量金属的方法,以meso-四(4-磺基苯)卟啉为柱前衍生试剂,硅胶作固定相和盐酸作洗脱液,对痕量金属离子Cu、Mn、Ni、Fe、Pb、Cd进行在线预富集检测。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富集倍数为9.3~11.3,检出限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32~26.8ng/ml和1.3%~3.0%范围内。方法用于小牛肝和西红柿叶样品分析,结果与参考值吻合。  相似文献   
107.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PyrimidineDimer,CPD)是紫外线对DNA损伤导致皮肤癌的首要环节,XPC-hHR23B是最早作为对CPD的损伤识别剂的,但其识别效率很低.本文首次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模拟了一种新的手性金属配合物?,Λ-[Ru(IP)2dppz]2 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的识别作用.模拟结果显示:金属配合物[Ru(IP)2dppz]2 的两个手性异构体都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具有识别作用,识别的过程体现了很强的手性选择性、沟选择性和位点特异性.同时,我们发现:在Λ-[Ru(IP)2dppz]2 插入到CPD后,形成CPD的两个T碱基由原来的敞口形状部分地转为近平行状,使其在构型上得到初步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8.
关于Liesegang环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Liesegang环的形成,受到两扩散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比、离子浓度积及光照等条件影响。侧重对成环的微观汇聚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在25±0.02℃、0.025mol·dm~(-3)KCl介质及磷酸盐缓冲条件下,用光度滴定法研究了羟基-氧钼(V)[5,10,15,20-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二聚平衡,用线性最小平方法确定了平衡模型,求得二聚反应平衡常数pK_el=4.34±0.28,单体的摩尔吸收εm(447um)=1.27×10~4εm(475um)=2.01×10~4;二聚体的摩尔吸收ε_d(447nm)=3.17×10~4,ε_d(475nm)=1.40×10~4。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