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化学   452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羟基-4-甲氧基甲氧基苯乙酮与2-甲氧基甲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经缩合、环化、除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4'-甲氧基-2',7-二羟基黄烷酮。  相似文献   
112.
113.
水中苯并[h]色烯衍生物的洁净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存在下的水介质中,芳亚甲基丙二腈与1-萘酚发生 加成、环化反应生成2-氨基-3-氰基-4-芳基苯并[h]色烯.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 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的优 点.  相似文献   
114.
周旭凯  孙佳琼  李兴伟 《催化学报》2018,39(11):1782-1791
金属催化碳氢键活化已经成为制备高附加值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高效方法,由于碳氢键广泛存在,所以对它们进行化学、区域、立体选择性的活化作为一大挑战已经被人们日益所关注,然而氧化还原选择性控制的研究十分少见.通常而言,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为得失氢氧原子,例如消除氢负离子为氧化反应,而失去一个质子则为中性反应.在已有的研究中单独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经被广泛研究,而且被大量用于医药合成、精细化工品的制备以及各类先进材料的生成.但是在同一反应体系下同时调控三种氧化态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因此发展这类选择性控制的反应十分重要.我们此前已经实现了Rh(Ⅲ)/Ir(Ⅲ)催化苯胺和烯酮还原偶联合成四氢喹啉和高烯丙基苯胺两种产物,同时也能得到中性的1,2-二氢喹啉产物.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实现相同反应组分的氧化偶联.为此,我们仔细分析取代的苯胺与烯酮的可能反应路径,发现可能的关键物种G—含有Rh(Ⅲ)的六元杂环中间体有望实现这类氧化过程,当用丙烯醛做底物时,物种G有可能实现円-氢消除得到氧化的二氢喹啉酮和Cp*RhXH,通常Cp*RhXH很容易发生自身的还原消除得到Cp*Rh(Ⅰ)使反应终止,但是,丙烯醛的存在有可能重新活化Cp*RhXH使得催化循环一直进行下去.另一种情况是中间体G发生质子解然后脱水得到亚胺物种,亚胺很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得到中性的氮杂缩醛类产物.当然,外加银盐氧化剂还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氧化型的喹啉盐.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发展了Rh(Ⅲ)-催化碳氢活化N-取代的苯胺与丙烯醛/烯酮的选择性偶联反应,反应可以化学选择性专一地制备三类不同的杂环化合物.当氮-吡啶基苯胺与丙烯醛反应时,反应类型为氧化过程,经历了转移氢化的过程,其中烯醛为主要的氢受体,得到二氢喹啉酮产物;如果定位基换成嘧啶时,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中性过程,生成氮杂缩醛醚类产物;氮-吡啶基苯胺和烯酮反应在AgBF_4的氧化作用下同样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喹啉盐类化合物.至此,我们实现了导向基团对氧化反应和中性反应的控制,氧化剂的种类对反应路径的改变.反应的底物范围广泛,官能团容忍性好,我们期待这类氧化还原多样性的杂环合成方法能促进更多新颖反应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报道了以(E)-1-(2-对甲苯磺酰胺基)-3-芳基丙-2-烯-1-酮(1)为底物与N-硫代丁二酰亚胺(2)通过亲电环化反应合成2-芳基-3-硫代-2,3-二氢喹啉-4(1H)-酮类化合物。以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20 mol %),1,2-二氯乙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60 oC,可以60-92%的收率得到一系列2-芳基-3-硫代-4(1H)-喹啉酮衍生物,化合物3a-k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经过1H NMR, 13C NMR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叙述了经邻氯苯胺N-酰基化、还原、N-酰基化和光诱导亲核取代合成N-烷基-3-烷基氧化吲哚的光化学合成路线。N-丙基-N-丁酰基邻氯苯胺在-2.82V的电化学还原是生成不稳定阴离子游离基的单电子转移过程, 奇电子占据C-Cl反键轨道。所以, 光诱导的单电子转移和随后的氯离子离去导致双游离基, 双游离基分子内偶合成环。  相似文献   
117.
戴立言  陈英奇 《有机化学》2003,23(8):836-840
提出了一种合成芳基氟喹诺酮抗菌剂二氟沙星和替马沙星的新方法,以2,4- 二氯-5氟苯乙酮为原料,用草酸二乙酯代替文献报道的碳酸二惭酯与之反应,高收 率得到β-酮酸酯,该酮酸酯经乙氧亚甲基化、胺化、环合和水解反应制得比文献 报道的类似物多一个羰基的中间本,再经过氧化物氧化脱羰基,与哌嗪衍生物缩合 制得标题化合物,所制得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由~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双格氏试剂、镁杂碳环化合物和含有多官能团的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化学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9.
王敏  胡秉方 《有机化学》1989,9(4):374-376
手性冠醚被用作不对称合成的手性试剂, 是具有构型识别能力的立体。本文用廉价易得的手性胺作为合成γ, 合成了一个新的手性含氮冠醚, 并将该冠醚的醋酸铜络合物催化剂与铜粉催化剂, 以及手性苯乙胺的水杨醛席夫碱的铜络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0.
New hyperbranched poly(aryleneethynylene)s containing carbazole moieties are synthesized in high yields(up to 87%)by polycyclotrimerization of 3,6-bis(4-ethynylphenyl)-9-octylcarbazole and its copolymerization with 1-octyne catalyzed by CpCo(CO)_2 in THF.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s are characterized and evaluated by IR,NMR, TGA,UV,photoluminescence,and cyclic voltammetry analyses.All the polymers are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nd show outstanding thermal stability(≥430℃).They graphitize in high yields(up to 79%)when pyrolyzed at 800℃. Upon photoexcitation,the polymers emit a strong deep blue light of ca.400 nm with quantum yields larger than 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