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化学   683篇
晶体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邓妙  刘元伟  张红艳  岑加萍  张治芬 《应用数学》2015,37(11):912-915,930
目的 探讨钙蛋白酶-10 基因(CAPN-10)单核苷酸多态性-19(SNP-19)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7 例PCOS患者(PCOS 组)及111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APN-10 SNP-19 进行分析,并测定其性激素和生化指标。PCOS组再根据BMI与胰岛素抵抗(IR)稳态模型指数(HOMA-IR)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IR 组与非IR 组,分析CAPN-10 SNP-19 与其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 组BMI、空腹血糖(FPG)、TG、TC、LDL、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 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均升高(均P<0.01)。PCOS 组CAPN-10 SNP-19 1等位基因及1/2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CAPN-10 SNP-19 1/2基因型PCOS 发病风险较1/1、2/2 基因型增加约2倍(OR=1.9,95%CI=1.1~3.3,P<0.05)。CAPN-10 SNP-19 1、2等位基因频率PCOS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IR 组与非IR组比较均无统 计学差异(均P>0.05);PCOS 肥胖组和IR组CAPN-10 SNP-19 1/2基因型频率分别高于非肥胖组和非IR 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APN-10 SNP-19 与PCOS 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能与PCOS 肥胖及IR 无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DKD)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 将24 只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立骨化醇干预组(P 组)、糖尿病肾病组(D 组)和正常对照组(C 组),每组各8 只。P 组和D 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P 组腹腔注射帕立骨化醇(溶于丙二醇中)0.4滋g/kg,3 次/ 周,D 组予等体积丙二醇;C组仅予等体积丙二醇。4 周后测血、尿生化指标;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肾组织E- 钙粘蛋白(E-cadherin)、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Klotho 的表达,并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D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C 组,P 组均低于D 组(均P< 0.05)。C 组大鼠肾小管结构完整清晰,无明显病理改变;D 组可见肾小管间质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小管扩张,基底膜断裂;P 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较D 组减轻。D 组大鼠肾组织E-cadherin 与Klotho表达低于C组,而P组高于D组(均P<0.05);与C 组比较,D 组大鼠肾组织α-SMA、FN 及TGF-β1 表达增加,而P 组表达均较D 组减少(均P<0.05)。Klotho 表达与E-cadherin呈正相关(r=0.924,P<0.05),而与α-SMA、FN 及TGF-β1 均呈负相关(r=-0.806、-0.623、-0.856,均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EMT,其作用可能与增加肾组织Klotho表达,同时减少TGF-β1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33.
本文首先介绍了膦酰肽的分类、结构特征以及膦酰肽的主要合成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类Mannich反应在合成氨基膦酸衍生物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以类Mannich反应为关键步骤通过汇聚式的方法合成膦酰肽、膦酰酯肽、次膦酰肽、次膦酰酯肽、磺酰膦酰杂交肽的研究进展.汇聚式的合成方法具有原料简单、合成步骤少、原子经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2005年以来,金属离子和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材料及其他特别材料结合质谱检测,用于富集分离测定磷酸化肽及磷酸化蛋白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119篇。  相似文献   
35.
以末端带胺基的聚苯乙烯(PS-NH2)为引发剂,利用N-羧酸内酸酐(N-carbonyl anhydride,NCA)法制备一种刚柔二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olystyrene-b-poly(γ-benzyl-L-glutamate),PS-b-PBLG)杂化聚肽,并研究该聚肽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热性能、液晶性与自组装形貌的溶剂效应.以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两嵌段的摩尔比、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与光学显微镜(POM)考察材料的热性质与液晶性.由小角X射线散射(SAXS)分析得知,两嵌段组分呈交替分布层状结构,聚肽层中α螺旋链在不同溶剂中会发生不同程度折叠;通过透射扫描电镜(TEM)清楚观察到PS-b-PBLG在1,2-二氯乙烷(EDC)中α螺旋折叠形成了条纹式层状形貌,不同于1,1,2,2-四氯乙烷(TCE)中α螺旋完全伸展形成的锯齿式层状形貌.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定量肽段串联体蛋白质(concatamers of Q peptides, QconCATs)结合18O同位素标记-多反应监测质谱的蛋白质绝对定量新方法。首先对QconCAT重组蛋白质进行了纯度表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征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纯度在99%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3.4 kDa。对QconCAT重组蛋白质酶切后的肽段混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并经pFind和pLabel软件处理,验证了目标肽段。还考察了QconCAT重组蛋白质的酶切效率和18O标记效率,并对QconCAT蛋白质结合18O标记-同位素稀释-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腾冲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 TTE)中选定蛋白质的肽段进行绝对含量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准确度较高,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复杂生物样本中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更重要的是所建方法不仅解决了细胞培养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的重标试剂价格昂贵的问题,也为定量蛋白质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采用类蛋白反应修饰海地瓜体壁蛋白酶解物,制得修饰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与原酶解液的活性相比显著提高;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修饰肽与胃肠蛋白酶作用后可增强其降压活性;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低于10 mg/mL时对犬肾细胞(MDCK)无毒性,且低浓度可以促进细胞生长.采用超滤、Sephadex G-15凝胶柱层析和RP-HPLC等分离技术纯化修饰产物,得到高活性ACE抑制肽(IC50值为3.67μmol/L),序列结构为NQNFVQYTTNT.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修饰肽与ACE结合可引起吸光度变化.用SYBYL软件对抑制肽与ACE活性位点进行模拟对接,发现该抑制肽能与ACE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38.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提出了一种实时、非标记的新型抗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制作了包含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流通反应池,配合自行设计组装的SPRi生物传感器完成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及检测,研究了苏拉明和顺铂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 同时引入辅助验证实验,即采用常规八肽胆囊收缩素(简称CCK-8)法测定上述药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SPRi检测结果表明,苏拉明和顺铂能抑制肿瘤细胞HepG2增殖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高灵敏测定尿液和血浆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γ-鹅膏毒肽的方法。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尿液样品浓缩20倍、血浆样品浓缩10倍,以Kinetex Biphenyl色谱柱(100 mm×2.1 mm, 1.7 μm)作为分析柱,甲醇-0.005%(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3种鹅膏毒肽的线性范围为0.1~200 ng/mL,相关系数(r)>0.999。尿液和血浆中3种鹅膏毒肽的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108%和90%~103%,变异系数均小于13%。尿液中3种鹅膏毒肽的准确度为-9.4%~8.0%,重复性和中间精度分别为3.0%~14%和3.5%~18%,当取样量为2.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02 ng/mL;血浆中3种鹅膏毒肽的准确度为-13%~8.0%,重复性和中间精度分别为3.9%~9.7%和5.5%~12%,当取样量为1.00 mL时,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04 ng/mL。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已在中毒患者摄入野生蘑菇后138 h的尿液中检出0.0067 ng/mL α-鹅膏毒肽和0.0059 ng/mL β-鹅膏毒肽。该法已成功解决中毒患者尿液和血浆中超痕量鹅膏毒肽的检测难题,对于疑似中毒病人的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开展此类毒素毒理作用及机体代谢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