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化学   2120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 6-二羟甲基吡啶(1)经活性MnO~2氧化得到2, 6-二甲酰基吡啶(2)。邻硝基苯酚与N-取代的二(氯乙基)胺在DMF溶液中反应, 得到N-取代的1, 5-二(邻硝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3a~3c), 再经水合肼/Raney Ni还原, 获得N-取代的1, 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4a~4c)。利用Ba^2^+作为模板离子, (2)分别与(4a~4c)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的含吡啶环系西佛碱大环配合物I-III, 配合物I、III与NaBH~4的乙醇溶液还原解络, 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IV和V。所有西佛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52.
稀土金属作用下芳香醛、酮的还原偶联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丁宗彪  吴世晖 《有机化学》1997,17(2):165-170
由Ln/ROH/TMSCl组成的体系能选择性地使芳香族醛、酮还原偶联形成频哪醇, 产率优良, 而对脂肪族醛酮呈惰性。  相似文献   
53.
合成了6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Sal-AA):Sal-Gly(甘氨酸)、Sal-Phe(苯丙氨酸)、Sal-Arg(精氨酸)、Sal-Tyr(酪氨酸)、Sal-Met(甲硫氨酸)、Sal-Glu(谷氨酸)及其金属铜配合物。并分别在2种不同介质(三氯甲烷和甲醇)中,与四苯基卟啉TPP进行反应,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讨论了卟啉作为人工信号转导体系的传递介质,与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反应中,实现信号分子铜离子进一步传递的可能性以及溶剂对该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氯甲烷为溶剂时,除了Sal-Met的铜配合物之外,其余均能被TPP夺取而形成Metal TPP。而在以甲醇为溶剂时,只有Sal-Gly的铜配合物能被TPP所夺取。  相似文献   
54.
微波干法催化芳香醛与绕丹宁及N-苯基绕丹宁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辐射和固体碱性载体试剂催化绕丹宁及N-苯基绕丹宁和芳香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绕丹宁衍生物并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55.
王志斌  赵敏  梁中伟  陈慧兰 《化学学报》2006,64(23):2384-2388
以4-吡啶甲醛和1,6-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吡啶基的还原双席夫碱客体N,N'-二(4-吡啶基甲基)-1,6-己二胺(C6N4),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β-环糊精与C6N4的自组装包结作用,测定了包结比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C6N4在水溶液中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其稳定常数的平均值为1.7×102dm3·mol-1.  相似文献   
56.
潘霄  郭佳  吴文鹏 《化学研究》2019,30(3):291-296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实验上合成的一种基于水杨醛席夫碱的Al~(3+)荧光探针的性质.通过优化探针分子及其与Al~(3+)形成的配合物可能存在的异构体的几何结构,并模拟各异构体的电子吸收光谱,找到了最可能存在的异构体.最后模拟了它们的荧光光谱,进一步验证了前面推测的异构体的正确性,加深了人们对这一探测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H2SO4处理的Nb2O5/γ -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所用H2SO4浓度增加,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B酸量增加,L酸量先增加后下降。经H2SO4处理的Nb2O5/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但当H2SO4浓度超过0.05 mol·L-1时催化活性又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H2SO4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强酸中心上,产物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积炭且封闭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8.
An efficient and feasible synthetic approa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 array of new flavane derivafives from the substituted benzaldehyde with the reduction of chalcones and subsequent cyclization as the key steps. The pur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were confirm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 and a combination of its IR, ^1H and ^13C NMR, and mass spectra. These synthetic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xanthine oxidase (XO) inhibitions and antifungal action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spergillus sp. and Trichophyton rubrum. 7-Hydrazinocarbonylmethoxy-4'-methoxyflavane (9)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XO inhibitory with IC50=76.4 μmol/L, and the most potent antifungal compound was 4'-hydrazinocarbonylmethoxyflavane (12) with 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8 μg/mL against Trichophyton rubrum.  相似文献   
59.
赵红  蔡明中 《中国化学》2006,24(11):1669-1673
Dicyano-functionalized MCM-41-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was prepared from dicyano-functionalized MCM-41 and palladium chloride. This complex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allyl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allylic chlorides in the presence of SnCl2. This polymeric palladium complex can be recovered and reused without noticeable loss of activity.  相似文献   
60.
HU  Qi SUN  Ya-Ping WU  Yi-Kang 《中国化学》2005,23(11):1561-1563
N-Acyl-β-hydroxy-4-phenyl-oxazolidinethiones could be rapidly converted into their ethyl thiol esters in high yields by treatment with EtSH at 0 ℃ in CH3CN or 9 : 1 (V : V) THF-H2O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K2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