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21篇
化学   1559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3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Acrylonitrile(AN) and 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 and sodium bisulfite as initiator.The pervapo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ic membranes prepare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ependences of per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coplymer composition,feed concentration and operating temperature have been studie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ic membranes,the membranes were hydrolyzed with 10 wt% soldium hydroxide or potass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The hydrolyzed membranes containing more than 0.069MA mol fraction showed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separation properties than the original membranes.  相似文献   
42.
对以正十六烷、油酸钾、正己醇和水所组成的微乳液进行研究,对其流变性和机理作了探讨.微乳液粘度和水油比变化的关系可用相转化来说明.层形结构区显示出有高粘度特征,并具有明显的负触变性现象.对此进行了讨论,并研究了pH值和盐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燃料及化学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是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相关研究不断升温,文献报道量激增.本文在现有文献综述及近期报道的基础上,从利用热化学方法由生物质获得燃料油及化学品的角度对各方案进行了归纳、适当补充及简要述评,重点介绍了生物油催化裂解精制、水相重整制备烷烃、超临界水/水热制备化学品3个领域.  相似文献   
44.
侯经国  王亚丽 《分析化学》1998,26(3):298-302
在自制的硅基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上(HPLC-CSP),优化了1-(6'-甲氧基萘)乙醇氢酯基化反应产物-萘普生甲酯手性分离的条件,测定了相应的一系列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产物的对映体过剩值(e.e.值)。结果表明,在CDMPC-CSP手性柱上用HPLC测定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光学产率,评价催化剂体系的手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一种用于合成含联萘基冠醚的新方法。以消旋,手性联萘酚为起始原料,先与氯乙醇反应制得2,2'-二(2-羟基乙氧基)-1,1'-联二苯,再与二甘醇或三甘醇对二对甲苯磺酸酯反应,成功制得了4种联萘冠醚。  相似文献   
46.
二元体系加压汽液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7.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4):512-512
日前《燃料化学学报》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自2007年起,双方合作出版《燃料化学学报》英文电子版期刊《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相似文献   
48.
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正碳十二烯选择环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焜  邓友全 《催化学报》2002,23(2):165-167
 在氯化1-丙基-3-甲基咪唑(PMImCl)、氯化1-丁基-3-甲\r\n基咪唑(BMImCl)、氯化1-丁基吡啶(BPCl)和溴化1-乙基吡啶(E\r\nPBr)季铵盐与AlCl3构成的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首次发现正十二碳烯\r\n(简称十二烯)可以高选择性地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环十二烷.依次在反\r\n应管中加入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乙醇和十二烯,其中AlCl3的量为0.\r\n01mol,AlCl3与季铵盐的摩尔比为2,乙醇为10ml,十二烯为2ml(9.\r\n3mmol).当反应体系中不添加乙醇时,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仅分别为4.2%和73.1%.这是由于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形成\r\n两相体系而不易充分接触,故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较低.当\r\n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醇时,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体系变为单相,使得\r\n十二烯和氯铝酸离子液体可以充分接触,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r\n性可分别达到12.4%和82.9%.压力对提高十二烯转化率和环十二烷\r\n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p(N2)=3.0~6.0MPa下反应12h,十二烯转\r\n化率和环十二烷选择性可分别达到27.2%和93.8%.反应结束后加热\r\n除去乙醇,产物自动与离子液体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介质可重\r\n复使用.  相似文献   
49.
杂原子Y分子筛的二次合成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液-固相同晶取代反应制备了骨架含Ga的Y型分子筛, 并对其吸附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室温, 空速为7 h−1的条件下, 镓化Y型分子筛([Ga]AlY)处理噻吩、四氢噻吩、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正壬烷溶液(硫含量500 μg•g−1), 每克吸附剂吸附硫的量分别为7.7、17.4、14.5 mg.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计算各分子中硫原子上的电荷数, 噻吩中硫原子的电荷数为−0.159, 而4,6-DMDBT和四氢噻吩分别为−0.214、0.298. 四氢噻吩和4, 6-DMDBT中硫原子上的电子密度大于噻吩中硫原子上的电子密度, 这就使得四氢噻吩和4,6-DMDBT中的硫原子与吸附位间的作用会远大于噻吩中的硫原子与吸附位间的作用, 吸附容量必然会大很多. 采用[Ga]AlY处理抚顺石油二厂的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299 μg•g−1), 每克吸附剂处理2.1 mL汽油时, 处理后汽油的硫含量为54.8 μg•g−1, 说明[Ga]AlY对汽油脱硫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用XRD、化学分析、IR、MASNMR、TPD等手段表征了合成皂石及其铝交联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皂石的交联密度与四面体层电荷和交联条件(Al/土比)有关。在乙醇氨化反应中,交联皂石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皂石的交联密度与液相产物分布的关系表明层柱材料对此反应具有择形催化作用。醇氨化反应可能是在吸附态NH_3和气相醇分子间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