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28篇
化学   1857篇
晶体学   69篇
力学   214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9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多相燃烧分形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多相燃烧的分形模型.模型中认为在多相燃烧中内部孔洞体积与表面积存在分维指数关系,而且反应面积的增长为两种分形增长模式的叠加.结合孔洞合并的因素得到了描述煤多相反应速率的分形模型.该模型描述的反应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与实验结果十分相符.对五个煤种和其中两个煤焦样品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两个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出的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992.
我们研究了一阶具有Arrhenius项的二元放热化学反应,假定其中之一反应物可以发生相变,我们考虑了一维情形,得到了相应的具有自由边界的抛物型方程组的古典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高温空气煤粉直燃燃烧器的多种运行工况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了煤粉气流入口速度、煤粉浓度和高温空气速度等主要因素对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模拟结果还可以反映出高温空气无油点火燃烧器内的流动、燃烧和传热情况。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趋势一致。研究结果对此燃烧器的结构及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4.
本工作描述我们编制的零维三流体粒子和功率平衡的等离子体动力学时关模拟程序。在物理上我们把等离子体动力学与新经典轮运理论结果结合起来,通过辅助加热、燃料粒子注入速率和纵场纹波控制堆芯等离子体燃烧。数值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完全可以实现堆芯等离子体的稳定燃烧和排灰要求。  相似文献   
995.
HPLC检测煤,石油产品中的极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应用强旋湍流气一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对新型涡旋燃烧炉内的流动、传热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和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结果表明,涡旋燃烧炉内的湍流空气动力场分布具有强旋、回流和正在发展流的特点。水冷壁总吸热量随燃烧热负荷的增大成比例地增加。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随初始粒径的增大而加长。炉内可实现煤粉的低温、强旋、高效率和高强度燃烧。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将稻秆和褐煤混燃,研究了燃烧温度以及生物质掺混比例对于混燃过程中K的释放、灰样中K的赋存形式以及矿物质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燃烧温度对于混合燃料中K的释放影响显著。在600-750℃时,随着温度升高,水溶性K和醋酸铵溶性K大量释放到气相,使得K的释放速率较快;而当温度在750-850℃时,水溶性K和醋酸铵溶性K开始大量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K而被固定在灰样中,使得K的释放速率变得缓慢;当温度高于850℃时,随着温度升高,盐酸溶性K的分解导致K释放速率重新增大。通过XRD分析发现,灰样中水溶性K主要以KCl的形式存在,K2SO4的生成同时受到原料中K的含量和S/Cl比值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原料中K的含量越高,且S/Cl比值越大,越会促进K2SO4的生成。同时也发现生物质和煤混燃时存在协同作用,煤中Al、Si等元素会和生物质中的K反应生成碱性硅铝酸盐,从而导致更多K留在灰烬中。  相似文献   
998.
加压下煤的着火特性的研究:I.着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999.
t-ZrO2/α-Al2O3超细晶复合粉体的低温燃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l(NO3)3*9H2O、ZrO(NO3)2*2H2O和Y(NO3)3*6H2O为原料,采用低温燃烧合成(LCS)法制备了多种不同ZrO2/Al2O3比的复合粉体,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CS法在400℃合成的t-ZrO2/α-Al2O3复合粉体晶粒超细,其结晶程度随ZrO2/Al2O3比的增加逐渐降低,晶粒大小也随ZrO2/Al2O3比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在煤和煤矸石燃烧的过程中,许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研究煤燃烧过程中重金属排放的环境效应很有必要。本研究运用ReCiPe2016软件计算了煤矸石和煤在330 MW煤粉炉、50 kW循环流化床和实验室燃烧时As和Pb排放的环境影响值。结果表明当煤在330 MW煤粉炉燃烧的时候,底渣、飞灰、烟气中的As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值分别是3.28×10-6、2.68×10-5、3.89×10-3,底渣、飞灰、烟气中的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值分别是8.57×10-6、6.00×10-5、4.83×10-2。底渣中的As和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比飞灰中低;As和Pb排放到大气对环境的影响比排放到土壤高。另外,当煤在50 kW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时候,飞灰中的As和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值分别是3.26×10-5和1.28×10-4,底渣中的As和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值分别是1.16×10-6和1.43×10-5。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煤矸石在实验室燃烧的时候,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As和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值升高。另外,As和Pb排放到大气对环境的影响占总环境的影响比例比排放到土壤高。此项研究还表明当煤在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时候,相同工况下Pb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比As高。这项结果也为运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软件预测煤矸石在循环流化床燃烧As和Pb排放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