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0篇
化学   739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200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铝板带冷轧过程中磨损影响因素 及磨损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轧后铝材表面磨损量是影响铝材轧制过程的重要因素,脱落的铝粉恶化产品表面质量、影响轧制效率。本文选用不同的添加剂配制轧制油,对铝板材进行冷轧试验,重点研究添加剂种类、铝材原始表面质量、轧制压下率三方面对铝材表面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组分添加剂轧制油中油性剂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犁削磨损现象较无润滑和纯基础油轧制有明显改善,轧后铝材表面磨损量小;轧件轧前表面粗糙度大,轧辊对轧件微凸体的碾压作用加剧,被碾压下来的大量铝粉成为轧辊和轧件外的“第三体”,造成磨粒磨损加剧;化学磨损和犁削磨损同时存在于轧制过程中,油膜厚度较大时,前者是主要磨损机制;反之,后者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通过超细研磨的方法制备了1种复合矿物微粉,采用RFT-Ⅲ型往复摩擦试验机评价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应,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纳米压痕仪(Nano indenter)对磨损表面及截面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矿物微粉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其摩擦系数较基础油降低约55.1%,上下试样的磨损率相应地降低了85.7%和97.6%。添加剂与摩擦表面发生了复杂的理化作用,诱发形成了较为连续均匀的多孔氧化膜自修复层,其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厚度约为0.72 um,主要由Fe、C和O元素构成,具有较高的微观力学性能,有效地降低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123.
124.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e following result: Let K i be a knot in a closed orientable 3-manifold M i such that (M i ,K i ) is not homeomorphic to (S 2 ×S 1, x 0 ×S 1), i = 1, 2. Suppose that the Euler Characteristic of any meridional essential surface in each knot complement E(K i ) is less than the difference of one and twice of the tunnel number of K i . Then the tunnel number of their connected sum will not go down. If in addition that the distance of any minimal Heegaard splitting of each knot complement is strictly more than 2, then the tunnel number of their connected sum is super additive.  相似文献   
12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四氟乙烯@二氧化硅(PTFE@SiO2)复合粒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布仪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粒子的形貌、粒径分布和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粒子呈核壳型复合结构,粒子尺寸处于亚微米级别. 分散性试验表明:该粒子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利用LSR-2M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复合粒子在水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0.019 m/s滑动速率以及0.2 μm的钢盘粗糙度下,PTFE@SiO2润滑剂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相比于纯水和添加了PTFE/SiO2的润滑剂,其摩擦系数降低了近80%,磨损体积减小了1~2个数量级. 分析表明:PTFE@SiO2复合粒子优异的水润滑性能主要与核壳结构的存在以及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高质量转移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合成了新型季铵盐磷酸酯油溶性离子液体(N88816P4),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其热稳定性. 采用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Bruker-NPFLEX表面非接触光学三维轮廓仪考察该离子液体作为聚α-烯烃(PAO 10)基础油减摩抗磨添加剂及其与商业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复配后的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N88816P4具有优异的油溶性能,与ZDDP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在室温和高温(100 ℃)条件下,N88816P4均可显著改善PAO 10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较于与ZDDP复配,N88816P4 单独作为PAO 10添加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 铜片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88816P4几乎没有腐蚀性,且与ZDDP复配后能够明显抑制ZDDP的腐蚀.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斑表面形貌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结合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斑表面主要化学元素进行分析,证明N88816P4能够与金属基底发生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由于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含N和P元素的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优异的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本文用间接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非电活性醇类混合物(异丙醇、异丁醇、叔丁醇和异戊醇)进行了成功的分离和测定,并用此方法测定了废水中异丙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8.
茶多酚对豆油及菜油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与合成抗氧化剂BHT比较,在使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茶多酚可以明显地延长豆油及菜油的保质期,其抗氧化效果优于BHT。  相似文献   
129.
催化动力学测定食品中痕量甲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H2SO4介质中,甲醛可灵敏催化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褪色反应,研究了该指标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08×10-9g/mL,线性范围在0-1.0μg/25mL。用水蒸汽蒸馏法蒸馏甲醛用于食品中甲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0.
离子色谱分离法提纯异麦芽低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麦芽低聚糖(IMO)具有显著的生理功能、低热量、安全无毒和结构稳定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本文尝试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异麦芽低聚糖浆分离纯化,尽可能去除糖浆中的葡萄糖等成分,减少四糖以上成分,富集异麦芽低聚糖,提高产品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