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22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亚硝基苯胲铵盐(铜铁试剂)可与Cr(Ⅵ)及Cr(Ⅲ)络合生成中性疏水络合物,以Triton X-114为萃取剂,浊点萃取分离富集Cr(Ⅵ)及总铬,石英双缝管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STAT-FAAS)测定铬价态.实验对浊点萃取时溶液的pH值、铜铁试剂和Triton X-114的用量、离心分离时间、平衡温度和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pH=3.0和6.0的溶液中,40 ℃恒温加热15 min后,离心5 min,Triton X-114浊点萃取Cr(Ⅵ)及总铬的富集倍数达到50倍(100 mL起初样品溶液/2 mL最终测定液).和普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相比,利用石英双缝管原子捕集技术,STAT-FAAS法测定铬的灵敏度提高了近5倍.本方法测定Cr(Ⅵ)及总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5 mg/L和0.01~1.2 mg/L;检出限分别为0.66 μg/L和0.81μg/L.  相似文献   
92.
浊点萃取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Triton X-114作为表面活性剂,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铊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6%(4μg/L,n=7),加标回收率为93%~106%,富集倍率为31。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自来水和河水中痕量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93.
李延志  张弦 《光谱实验室》2010,27(3):933-936
建立了中成药镉残留量的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先经消解,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消解液中的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含量。本方法检出限可达0.008ng/mL;加标回收率94.0%—108.5%;线性范围为0—10ng/mL(r=0.9995)。结果表明,采用浊点萃取可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镉的灵敏度、准确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4.
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以浊点萃取结合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苯酚,考察影响浊点萃取的各种因素。最佳实验条件为:pH=3.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中,5%的TritonX-100用量2.0mL、平衡温度82℃、平衡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苯酚被萃取到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相与水相分开。  相似文献   
95.
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浊点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弘霓  孙美娟  王利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2):239-240,F003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很容易形成沉淀,这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体系理论性质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体系在吸附和胶团形成等方面存在很强的协同效应,对其相关性质的研究越来越多。与单一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同,后者的溶解  相似文献   
9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UA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51,46和60个挥发性组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高良姜挥发油的指标性成分1,8-桉叶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SD法≈SFE法UAE法,UAE法虽耗时少、能耗低,但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难去除,所得挥发油品质较差。SFE法可得到部分SD法无法得到的化合物,如2-羟基-1,8-桉叶素、二苯基庚烷类等。另外β-石竹烯、α-石竹烯、α-法尼烯、γ-杜松烯等高沸点组分比例,SFE法所得高于另两种方法;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樟脑和α-松油醇等低沸点组分比例,SD法所得最高。同一批药材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似,但部分成分与组分比例因不同提取方法的原理存在差异,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功效需求选择不同提取方法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八角茴香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选用自制聚丙烯酸树脂涂层,对样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解吸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0.10g样品在60℃水浴中顶空萃取40min,250℃下解吸2min达到最佳条件。比较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传统水蒸气蒸馏两种前处理方法,分析结果非常相似。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分析八角茴香中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98.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盐样品中的痕量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pH 6~7的缓冲体系中,样品溶液中的痕量铅与加入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络合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通过70 ℃恒温水浴3 h,铅配合物被萃取到表面活性剂相并与水相分开。 分离后的表面活性剂相室温就可配成上机待测样液。 此法不但将大量基体离弃在水相,从而消除高盐带来的高背景信号干扰,并将水样或1%食盐溶液的痕量铅富集10~100倍。用氘灯校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食盐0.000 5 μg·g-1,水样0.01 μg·L-1。回收率为92.3%~104%。用于食盐、海水、井水中痕量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
改进的直接萃取法制备环烷酸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继华  逄束芬 《应用化学》1996,13(4):117-118
改进的直接萃取法制备环烷酸钕杨继华,逄束芬,龚志(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环烷酸钕,直接萃取法,氢氧化钠环烷酸钕是制备稀土合成橡胶常用的催化剂组分之一,可采用固体法、间接萃取法和目前一般采用NH4OH作用下的直接萃取法制备...  相似文献   
100.
孜然香气成分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萃取法,Likens-Nickerson同时蒸馏/萃取法、动态吸附法等样品分离浓缩方法在孜然香气成分的气 相色谱分析中体现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