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化学   28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王晓倩  张琳  朱顺官  赵佳 《无机化学学报》2012,28(11):2313-2320
以FeCl3.6H2O,NaH2PO4和Na2SO4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铁中空柱。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样品为α-Fe2O3,呈现中空柱状结构,外径为200~240 nm,内径为90~120 nm,高度为120~150 nm。实验表明改变反应时间可得不同形貌的氧化铁;反应温度和pH值能影响中空柱的内径;改变磷酸根和硫酸根浓度可得不同纵横比的中空柱。为评估其作为点火药的性能,对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77μm球状氧化铁、30nm球状氧化铁和内径90 nm的中空柱状氧化铁的分解温度分别为620℃、561℃、570℃,放热量分别为517 J.g-1、1 090 J.g-1、1 448 J.g-1。  相似文献   
292.
Fe2O3纳米微粒的异常红外振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表面包覆Fe2O3纳米微粒在一定条件的结构相变,这可以从其异常的红外光谱得到验证,峰位发生了显著的移动,一些振动模式的峰加强,所有的振动峰都显著加宽,出现了一个大的背景吸收带,可以认为这很可能来源于电子-声子耦合增强产生的极化子效应。这一极化子效应中不仅包括LO声子贡献,而且由弹性形变势加电子形成的软模的贡献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93.
不同Fe2+/Fe3+比的铁盐溶液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晓佳  程极源 《合成化学》1998,6(2):118-120
改变铁盐溶液中Fe2+.Fe3+比,将其与氨水反应,制得铁铬催化剂的主体相氧化铁,用TPR,XRD和活性评价对制得的氧化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Fe/Fe^3+比的铁盐溶液,将得到不同性质和晶型的氧化铁。  相似文献   
294.
295.
氧化铁在TiO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物理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伟捷  沈师孔 《分子催化》1992,6(3):173-182
采用(NH_4)_3[Fe(C_2O_4)_3]·xH_2O稀水溶液含浸,Fe(NO_3)_3·9H_2O水溶液饱和浸渍以及Fe(AcAc))_3的甲苯溶液热吸附方法制备了在TiO_2(锐钛矿)上分散的氧化铁体系。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含浸和热吸附法制备的样品中,负载组分FeO_x很容易充分分散或单层分散,这些单层物种很难被XRD,FTIR-DRS或LRS所检测,单层分散的Fe~(3+)处于高自旋态,具有较小的正交畸变配位对称性,但不是孤立四面体的配位结构,没有发现置换Fe~(3+)的存在。实验结果还表明,由XPS的电子结合能数据鉴别Fe~(3+)和TiO_2表面相互作用的强弱是困难的,充分分散的FeO_x表面物种在973K的还原温度下其Fe~(2+)尚不能被进一步还原,在TiO_2(锐钛矿)表面上单层分散的Fe—O多面体仍然是丁烯ODH反应的有效活性位。单层型催化剂的选择性不同于晶相a-Fe_2O_3,且与是否存在气相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6.
新型树脂基水合氧化铁对水体中微量砷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水合氧化铁固载于凝胶型强碱阴离子树脂N201上并合成出新型除砷吸附剂N201-Fe.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N201-Fe对去除水溶液As(V)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201-Fe对砷的吸附受pH值的影响较小;N201-Fe对As(V)具有很高选择性,在Cl-、HCO3-、SO42-等竞争离子共存时,N201对As(V)的去除率不到2%,而N201-Fe却高达90%.N201-Fe对As(V)的高选择性归因于N201-Fe中水合氧化铁与As(V)之间的络合配位能力及树脂表面的Donnan膜效应.静态吸附实验表明N201-Fe吸附As(V)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热力学结果显示,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动态穿透实验表明,模拟水中的As(V)经N201-Fe处理后可达到中国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且N201-Fe的吸附处理量较N201提高30多倍.  相似文献   
297.
Fe2O3—SnO2复合气敏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超微粒子原料粉,测试了不同配比材料的气敏灵敏度,并探讨了不同粒度的Fe_2O_3原料与气敏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Fe_2O_3-SnO_2复合气敏材料的气敏机制属体控制与表面控制兼有的混合机制·Fe_2O_3-SnO_2,复合气敏材料,选用CuO掺杂,可制出对乙炔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气敏元件。  相似文献   
298.
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镧改性铁催化剂的表面氧化性能周钰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210096)张爱民,丁莹如(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氧化镧改性,氧化作用,氧化铁催化剂,氢,一氧化碳在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首先吸附到催化剂表面,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299.
针状α—FeOOH微粒的成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天仪  陈隽 《应用化学》1994,11(2):53-56
通过酸性法制备了针状α-FeOOH微粒,并考察了Fe^2^+浓度,pH值,温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α-FeOOH微粒平均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0.
纳米Fe2O3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马振叶  李凤生  崔平  白华萍 《催化学报》2003,24(10):795-798
 用两相体系方法制备了纳米Fe2O3,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溶胶的pH=6,油酸与Fe3+的摩尔比为1∶3.5时,Fe(OH)3在油相中的萃取率可高达90%,将有机溶胶在120℃回流8h后可得到非晶态、窄粒度分布的纳米Fe2O3粒子,其粒径在12nm左右.分别采用恒容燃烧热和差热分析研究了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固体推进剂中分别加入4.7%微米Fe2O3和4.7%纳米Fe2O3后,恒容燃烧热分别提高了2350.84和5095.70J/g.在高氯酸铵中加入5%微米Fe2O3可使高氯酸铵两个放热峰的出现分别提前1.10和62.25℃,而加入5%纳米Fe2O3时分别提前61.89和118.82℃,这说明纳米Fe2O3的催化活性优于微米Fe2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