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1437篇
化学   2303篇
晶体学   151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19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71.
着重研究多孔硅在阴极偏压下过硫酸铵溶液中电压调制的电致发光现象 .随阴极偏压的增大 ,电致荧光峰位蓝移 ,荧光强度增大 ,同时发现定电压下 ,发生电致发光随时间的衰减伴随着光谱的红移现象 .通过红外光谱、AFM及电化学等手段对电致发光的电位调制机理及荧光衰减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具有相同的起源 ,电压选择激发不同粒径的多孔硅 ,而导致了发光峰值能量的电位选择性 .在电致发光过程中 ,强氧化剂向多孔硅注入空穴使其表面氧化导致小粒径的硅晶逐渐被剥落 ,使光谱高能部分首先衰减出现了随时间的电致发光红移现象 .这些结果支持量子限制效应在多孔硅液相电致发光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合成了6种钨硅杂多配合物异构体α、βi-M3H2[SiW11(NbO2)O39]·H2O(M=Me4N+(TMA),Bu4N+(TBA),Et4N+(TEA);βi123)。IR光谱、UV光谱、极谱、I--S2O32-滴定证明合成的杂多配合物中有NbO2基存在, 183W NMR光谱证明其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催化活性,且过氧杂多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高于非过氧杂多配合物,β异构体的催化活性高于α。  相似文献   
73.
在 THF中 ,通过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锂与四氯化锆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经元素分析 ,IR和 1 H NMR谱表征了其结构 ,并用 X-射线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 P1 ,晶体学参数 :a=0 .6787(6) ,b=1 .2 92 4 (2 ) ,c=1 .30 34(2 ) nm,α=67.83(1 ) ,β=82 .50 (3) ,γ=75.64 (3)°,V=1 .0 2 5nm3 ,Z=2 ,Dx=1 .41 5 g· cm-3 ,μ=8.989cm-1 ,F (0 0 0 ) =448,R=0 .0 32。质谱研究表明 ,化合物在质谱过程中发生二聚 C*p2 ZrClZr C*P2Cl(C*P=C5H4Si Me3 )。  相似文献   
74.
杂氮硅三环是一类分子内具有N→Si配位键的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了一系列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化学结构。对于一个分子内带两个对称的硅三环结构的双一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合成,文献报道还很少啪。我们用下  相似文献   
75.
由于在微电子器件制造,成像系统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诱导化学及电化学沉积金属的研究,最近几年引起了极大兴趣[1-3],例如Zahavi[4]报道了Pd,Au,Ni-Pd在氩离子激光作用下可以不加偏压实现在半导体Si,InPGaAs上的无掩膜选择性沉积,金属沉积只发生在光照部位.大多数研究工作是围绕应用技术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光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尚十分欠缺.我们认为对于普通电镀液中的激光诱导电沉积来讲,既使不需外加偏压,沉积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半导体能带之间的电荷传递,因此可以通…  相似文献   
76.
多孔硅的电化学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晶硅在氢氟酸溶液中阳极氧化可制得多孔硅, 多孔硅是一种以新形态存在的硅, 与单晶硅相比, 它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活性。荧光光谱峰的蓝移表明, 在p-型低掺杂衬底硅上形成的多孔硅中存在量子尺寸效应, 新近获得的Raman光谱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7.
硅杂环丁烷在有机硅化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小分子环系化合物。由于硅杂环丁烷和环丁烷的环张力相似,因而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例如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开环产物;在光解或热解条件下,产生具有Si=C结构的高活性中间体,可用以合成多种有机硅化合物。  相似文献   
78.
在硅磷酸镧中Ce^3+离子对Tb^3+离子的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在La2O3·0.01SiO2·0.95P2O5基质中Ce^3 对Tb^3 有强的敏化作用。254nm紫外光激发下温度对Tb^3 激活的Ce^3 、Tb^3 共激活试样的发射强度的Ce^3 、Tb^3 共激活的试样Tb^3 的^5D4→^7F6:5:4跃迁的发射强度随湿度的变化。计算了Ce^3 到Tb^3 的能量传递效率。初步探讨了Ce对Tb的能量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79.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80.
以聚合手性salen-V()为催化剂,对醛的三甲基硅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20℃和1.2%催化剂量下,以苯甲醛为底物获得了91%的ee值和98%的转化率,对其它几种芳香醛和脂肪醛也取得较好的反应结果.催化剂可以方便地回收,重复使用8次仍然保持很好的反应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