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2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2212篇
化学   2951篇
晶体学   614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315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61.
氟氧化物陶瓷的多谱线上转换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硅、氟化铅为基质制备了Er3 :Yb3 共掺杂氟氧化物陶瓷 ,X 射线分析表明陶瓷中存在着 β PbF2 晶相 ,沉积在其中的稀土离子由于具有很低的无辐射跃迁几率而显示出良好的上转换性能。Er3 ,Yb3 离子之间存在的多种能量传递通道 ,导致稀土离子十分丰富的上转换谱线的出现。  相似文献   
62.
63.
64.
Nd2O3掺杂对SnO2气敏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兰  张伟民 《应用化学》1993,10(2):109-111
SnO_2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气敏材料。我们曾经报道掺入La_2O_3,CeO_2,Pr_6O_(11),和Nd_2O_3后可使半导体元件的灵敏度提高,尤以对乙醇、乙醚、丙酮为显著。掺Nd_2O_3元件对乙炔的灵敏度也有提高。本文考察了SnO_2粒度和被测气氛的物化性质对掺Nd_2O_3元件灵敏度的影响。SnO_2采用水解SnCl_4法制备,纯度经光谱分析测定合格,试样用标准筛分目。在SnO_2中加1wt%Nd_2O_3(光谱纯)和适量水及甲基纤维素,混磨15分钟。将制成的悬浊液滴在一对铂  相似文献   
65.
V2O5-Ag2O/η-Al2O3催化剂上甲苯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Ag—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V205负载量为12.5%、Ag2O负载量为7.5%并经773K活化的4号催化剂,在空速467.6h-1,温度663K时反应,得到了甲苯转化率49.58%、苯甲醛选择性29.22%的较好结果.用XRD、XPS、SE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6.
周华  张海朗 《合成化学》2007,15(B11):55-55
锂锰尖晶石LiMn2O4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特别在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但是LiMn2O4在充一放电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容量衰减:而产生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其结构的不稳定性、锰的溶解和John-Teller效应。通过降低材料中的Mn^3+来抑制Jahn-Teller效应的发生,可部分改善LiMn2O4尖晶石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循环氧化还原法,脉冲反应及TPD等实验手段对钙钛矿型氧化物掺杂SrTiO_3体系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活性氧物种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由于掺杂产生的未被充分还原的氧物种(O~(α-)(0<α<2)是活化甲烷并促使其发生偶联反应的主要的活性中心,而表面晶格氧(O_L~(2-))则主要使甲烷深度氧化;消耗掉的未被充分还原的氧或晶格氧可以在高温下氧气氛中氧化复原.对于掺杂的SrTiO_3样品,体相中的氧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中可以向表面扩散.吸附氧可能不直接与甲烷作用而主要通过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O~(α-)或O_L~(2-))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8.
首次报道了用恒电位电解法将饵、钇共掺入多孔硅(porous silicons, PS) 中,经高温退火处理后,观察到了在近红外区(1.54 μm)室温下较强的光致发光 (photoluminescence, PL),并与掺饵多孔硅(erbium-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做了比较,发现钇的共掺入对掺饵多孔硅体系1.54 μm发射起了增强作用 。研究了饵、钇共掺杂多孔硅(erbium and yttrium co-doped porous silicon, PS:Er, Y)光致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发现PS:Er与Si:Er材料相似,有较强的 温度猝灭效应,而PS:Er,Y体系的PL强度随温度升高趋于平稳,且有增强的趋势, 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并初步探讨了其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69.
将ZnO助剂加到由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Ag/SiO2催化剂中,发现ZnO助剂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XRD和TEM表征首次得到:ZnO是结构型助剂,它能使银很好地分散在SiO2表面上,并可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银粒子的烧结.  相似文献   
70.
以无水丁二醇为溶剂在中性条件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Tb~(3+)(x=0. 0025~0.07)均匀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对纳米二 氧化钛的相转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的强弱与Tb~(3+)掺杂的浓度有 密切关系,Tb~(3+)(x = 0.02)的掺杂对TiO_2锐钛矿(anatase)向金红石(rutile) 转化的抑制作用最强。伴随着发生相转移温度的提高,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高 温烧结大大缓解,掺杂纳米TiO_2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掺杂浓度越高,热稳定性 提高越大。对罗丹明的光降解实验表明,Tb~(3+)掺杂可以有效提高TiO_2光催化活 性。对不同浓度、不同煅烧温度样品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Tb~ (3+)(x=0.02)掺杂的样品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均显示出最好的光催化效率,说明掺杂 浓度对其光催化性质影响很大。用浸渍法制备的样品其光催化活性较纯的二氧化钛 低,并且其催化活性随浸渍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稀土离子的分布是影响稀土掺 杂纳米TiO_2光催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