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453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流动注射进样-质谱检测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方法对从有毒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Dodge)中分离纯化的大田软海绵酸(OA)和鳍藻毒素-1(DTX1)毒素样品进行定性鉴定和纯度分析,为毒素标准品的制备提供材料和方法依据.通过柱前衍生、H...  相似文献   
482.
康敏  许杨  何庆华  王丹 《分析化学》2012,(3):457-461
建立了基于聚偏氟乙烯膜(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基质的直接竞争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玉米中的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及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PVDF膜用甲醇浸湿、激活,用移液器将FB1及DON全抗原点阵于相应的膜反应区,同时采用三聚氰氯法和高碘酸钠法分别制备抗FB1、抗DON的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以直接竞争免疫检测方法的模式实现同时检测玉米中的FB1及DON。该方法对于FB1和DON的检出限分别为2.5和50μg/L,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15 min,可肉眼辨别结果,随机检测了30份市售玉米样品,并与市售ELISA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8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方法.选择XAD-2树脂为富集树脂,采用四氯化碳-10%乙醇-10%丙酮连续淋洗,获得较好的杂质去除效果,采用90%甲醇可以将树脂柱上的MCs完全洗脱.HPLC采用V(0.1% TFA):V(甲醇)=42: 58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MC-RR和 MC-LR取得较好分离效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水样富集2000倍后,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μg/L.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  相似文献   
48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14种霉菌毒素及其类似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仪(LC-ES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单端孢霉烯族A类毒素等14种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快速确认测定方法。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单端孢霉烯族A类毒素经乙腈-水(84:16,V/V)提取,正己烷脱脂及霉菌毒素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氮气吹干,用1mL乙腈/水(1:1,V/V)定容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正离子扫描和负离子扫描的方式进行仪器方法学研究,确定丰度比最高的2对离子作为监测离子,进行MRM模式定性定量分析。本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0.8μg/kg;线性范围为2.0~2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5.0~100μg/kg的添加水平上,上述14种霉菌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平均回收率为59.0%~107%;相对标准偏差为2.1%~12.6%。  相似文献   
485.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离子液体1-异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i-Bmim]BF4),将其用于呕吐毒素(DON)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当体系中[i-Bmim]BF4的浓度为0.014 g/mL时,其定量下限为 1.41 μg/L,比不含该离子液体体系的定量下限4.57 μg/L提高了约69%;半数抑制浓度为30.20 μg/L;重复测定多次,其半数抑制浓度平均值为29.71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26%;用T-2毒素代替DON进行了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含离子液体体系中DON与T-2毒素、NIV的交叉反应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0.1%、14.9%),而含有0.014 g/mL该离子液体体系中DON与T-2毒素、NIV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5.3%、10.2%.方法用于啤酒和麦芽汁中DON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实验表明,当体系中[i-Bmim]BF4浓度为0.014 g/mL,DON的加标浓度分别为50、70 mg/L时,其样品加标回收率均为9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6%、6.02%.  相似文献   
486.
本文研究了野外蓝藻水华样品甲醇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和电喷雾质谱特征图谱,利用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ESI-MSn)离子阱技术对特征图谱中主要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离子峰进行了二级质谱分析,获得相应的子离子质谱图,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确定了野外蓝藻水华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种类,为准确鉴定和分析水华蓝藻中微囊藻毒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7.
猪肉、鸡蛋这些畜禽产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含量达到什么标准会为害人体健康?不久前,由华中农大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领导的一项973重大科研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将研究畜禽产品中6种主要有害物质的形成原理和控制途径,为国家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数据。这也是973计划启动12年来,第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科研立项。据该项目组首席科学家、华中农大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主任袁宗辉教授介绍,这6种有害物质分属于喹噁啉类兽药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喹噁啉是常用兽药,普遍添加于畜禽饲料中,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则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受污染产生的,可通过饲料被畜禽吸收。该项目获科研经费3000万,计划用5年时间结题。(中国化工仪器网)973计划启动首个食品安全项目 为检测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488.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技术作为直接从样品中分离提纯黄曲霉毒素的特效手段 ,提取液挥发干后 ,经衍生用 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本法在样品中添加 2 .5μg/ kg黄曲霉毒素时进行 10次测定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G173.8%、B197.3%、G2 6 1.7%、B2 90 .5% ;2 .5μg / kg 10次测定的精密度分别为 :G14.50 %、B13.80 %、G2 3.6 8%、B2 4 .77% ,本方法在 2 5— 12 50 pg范围内呈线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G1:r=0 .9990、B1:r=0 .9994、G2 :r=0 .9995、B2 :r=0 .9992。测定的最低检出限为 6 .2 5pg  相似文献   
489.
结合部分还原和分步序列测定法确定了虎纹捕鸟蛛毒素-的二硫键配对方式.在pH=3和40℃的条件下与还原剂三羧甲基磷酸(TCEP)反应10min,利用RP-HPLC分离并分别收集含有一对和两对二硫键被还原的中间体,分别与0.5mol/L碘乙酰胺溶液(pH=8.3)反应1min,使游离巯基烷基化后,测定各中间体的氨基酸序列,从而确定虎纹捕鸟蛛毒素-的3对二硫键分别为Cys2-Cys17,Cys9-Cys24和Cys-Cys31(1-4,2-5和3-6).  相似文献   
490.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损伤,使某些代谢物质积蓄在体内而引起中毒,最终导致死亡,由于其分离纯化过程复杂,至今人们对尿毒症中分子积累物的认识仍很有限。目前,已确定的中分子毒物以蛋白质和多肽为主,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从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分子量为1007的中分子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可加速肾衰兔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