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6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胶束增稳荷移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胶束增稳荷移反应测定洛美沙星的紫外分光光光度法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胶束体系中电子给体洛美沙星与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性质。发现CPB对洛美沙星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络合物有显著的增稳效应。洛美沙星的浓度在0 .8~ 5 4m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r =0 .9994。在测定波长 32 3nm处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5 6×10 - 4L·mol- 1 ·cm- 1 。本方法用于片剂中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 ,其回收率为 97.8%~ 10 0 .5 % ,相对标准偏差为0 .9%~ 2 .4 %。  相似文献   
62.
双氯灭痛与苯醌类试剂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双氯灭痛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双氯灭痛与对苯醌和四氯苯醌的反应分别在乙醇介质和弱碱性介质中进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是510nm和3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1.29×103和1.1×104L·mol-1·cm-1;比尔定律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0~120μg/mL和2~30μg/mL.用拟定的方法分析药物制剂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3.
以四氯对苯醌与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的钠盐为主要原料,合成有色阻燃剂四PEPA氧基对苯醌,即四-(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基-4-亚甲氧基)对苯醌(TOPTMBQ)。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及摩尔比等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将PEPA与金属钠等摩尔,在110℃下反应8h,控制四氯对苯醌与PEPA钠盐的摩尔比为1:4.8,在120℃下反应9h,得红棕色阻燃剂,产率为92.7%。通过FT-IR,~1H-NMR、TG-DTA、极限氧指数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该产物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丙烯(PP)添加量为20%时,其极限氧指数为30%。  相似文献   
64.
《高分子通报》2021,(3):45-50
采用镍(Ⅱ)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的催化下,制备出了聚(对苯醌二亚胺-萘)和聚(对苯醌二亚胺-蒽)两种新型共聚物并及其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采用FT-IR,UV-Vis, CV,XRD和TG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两种共聚物在三氟乙酸(TFA)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波长分别为524nm, 293nm和502nm, 295nm有吸收峰,聚合物P1相比P2红移了22nm, P1具有较高的共轭程度;循环伏安表明P1的峰面积比P2大,峰面积越大共聚物的比电容越大;碘掺杂会提高共聚物的电话活性。本文对共聚物电化学研究方面有很高应用潜力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缬氨酸的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缬氨酸与四氯对苯醌(TCBQ)的荷移反应,确立了荷移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表明,在水溶液中,两者在50℃水浴中恒温70min,即可形成2∶1型的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3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7×104L·mol-1·cm-1,在0—6.7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方法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66.
四氯对苯醌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氧苄啶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溶液中甲氧苄啶与四氯对苯醌发生荷移反应 ,形成稳定的 1∶ 1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 34.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ε=7.4 5 3× 10 2 L·mol-1·cm-1,甲氧苄啶含量在 30— 5 0 0 μg/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回收率为 99.82 %— 10 0 .3% ,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 (n=5 )。  相似文献   
67.
异羟肟酸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络合剂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使用, 先前的研究表明其能有效去除五氯酚的致癌代谢物多卤代醌诱导的毒性. 但是, 这种解毒效应潜在的化学机制并不清楚. 我们最近研究发现苯异羟肟酸(BHA)能显著加速、促进高毒性的四氯对苯醌转化为低毒的二氯二羟基苯醌, 其转化速率是自然水解时转化速率的15万倍. 我们分离得到了BHA反应后的主要产物, 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鉴定其为O-苯基甲酰胺基苯异羟肟酸. 基于产物鉴定结果及O-18同位素标记实验的研究, 我们认为这种苯异羟肟酸的快速解毒反应是一种自杀式亲核攻击反应, 同时伴随着出人意料的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进行的二次(双重)Lossen重排反应. 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具有广泛的生物与环境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氟罗沙星荷移络合物在胶束体系中的紫外光谱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π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TCBQ)与电子供体氟罗沙星的荷移反应,结果表明,氟罗沙星与TCBQ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体系中能形成稳定的荷移反应络合物,使其吸光度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氟罗沙星简单、快速、准确和灵敏的分析方法。氟罗沙星浓度在0. 6~24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r= 0.999 3。荷移络合物在326 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104 L·mol-1·cm-1。本方法用于片剂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 其回收率为99.3%~99.8%, 相对标准偏差为0.9%~2.3%。  相似文献   
69.
聚苯胺-TCNQ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聚苯胺 (PANI)作为高聚物材料 ,具有稳定性好 ,易于合成等优点.它在化学传感器、显示器、光化学电池等光电器件上有着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导电聚苯胺材料的合成、薄膜的制备与表征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聚苯胺很难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用化学方法通过聚合物溶液用旋涂或自组装的方法成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特别是不易得到实用化的薄膜产物.而用真空蒸发沉积方法制备聚苯胺薄膜却有成膜质量高、易于控制 ,能很好与电子及微电子加工工艺相接轨等优点[1 -3].国外已有一些关于真空蒸发沉积聚苯胺薄膜的研究报导[2 -5],但…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发生在左旋多巴与电子受体四氯对苯醌(TCBQ)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左旋多巴与四氯对苯醌在硼砂缓冲液中可生成稳定的1∶1型络合物,其λmax=348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103L.mol-1.cm-1,左旋多巴在0~26.4μg/mL范围内与分析信号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03%~100.3%,相对标准偏差在2.3%以内。应用本法测定了左旋多巴片剂的含量,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