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化学   1514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5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国内气相色谱近年的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傅若农 《分析试验室》2003,22(2):94-107
本文对近三年国内学者在气相色谱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了综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和国际上气相色谱方面的研究类似 ,在全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气相色谱 ,微型气相色谱仪、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和色谱柱的溶胶 凝胶涂渍技术领域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有关气相色谱的应用研究中 ,介绍了大量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石油和石化分析和化工产品及高聚物分析等领域中应用的题目和摘要  相似文献   
42.
从20种天然氨基酸197个GETAWAY指数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一种新3D氨基酸描述子——VSGETAWAY[vector of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for GETAWAY (geometry, topology and atom-weights assembly)]. 将其应用于48个苦味活性二肽、31个血管舒缓激肽促进剂和20个促凝血酶原激酶抑制剂结构表征并以偏最小二乘(PLS)对3个体系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 得复相关系数(Rcum2)与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Qcum2)分别为0.887和0.753; 0.995和0.708; 0.999和0.802. 研究结果表明, VSGETAWAY描述子操作简便、结构表达能力强, 有望成为多肽药物QSAR研究中一种有效的结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43.
基于SVR和k-近邻群的组合预测在QSAR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的预测精度,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非线性筛选分子结构描述符、基于k-近邻群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首先以均方误差(MSE)最小为原则,以留一法通过多轮末尾淘汰实施分子结构描述符的非线性SVR汰选并给出最优核函数和相应保留描述符;其次基于待测样本与训练样本保留描述符向量的欧氏距离,以不同k-近邻群子模型双重留一法预测值反映样本集的异质性;然后基于MSE最小,以留一法通过多轮末尾淘汰实施近邻群子模型的非线性SVR汰选并给出最优核函数和相应保留子模型;最后基于保留子模型以双重留一法实施组合预测.以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溞的QSAR实例验证表明:新方法在所有参比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且能更精细地反映描述符与化合物毒性间的非线性关系,具结构风险最小、非线性、适于小样本,能有效克服过拟合、维数灾和局极小,非线性筛选描述符和子模型,非线性组合预测,自动选择最优核函数及其相应参数,泛化推广能力优异、预测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QSAR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朱丽荔  徐筱杰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2):1087-1092
采用两种分子场分析方法即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CoMSIA)进行了37个褪黑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构效关系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计算中,还考察了不同格点距离和电荷计算方法对构效关系模型的影响.通过分析分子场等值面图在空间的分布,可以观察到叠合分子周围分子场特征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为设计新的褪黑激素拮抗剂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Dioscoreae (Chinese name Shanyao), the rhizome of various species of genus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ioscoreaceae), has been used as an important invigor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many years1. Starch, the most abundant carbohydrate in …  相似文献   
46.
微分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法的研究—定量测试及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利用微分倒数示波图定量测试微量金属离子并滴定分析药物,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7.
齐进  吴锤结 《应用数学和力学》2022,43(10):1053-1085
For the low-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 model to study dynamics properties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attraction domain of the low-dimensional model is the same as that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However, to date, there is no universal approach to ensure this purpose for general problems. Herein, it is found that any low-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spatial bases, such as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bases, optimal spatial bases, and other classical spatial bases, is not predictable, i.e., the error increases with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flow field.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building optimal dynamical systems and the new concept of spatiotemporal-coupling spectrum expansion, the low-dimensional model for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as constructed to approximat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to large-eddy simulation equation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novel time evolution of spatiotemporal-coupling bases were given. The entire field error is typically below 10−2%, and the average error at each grid point is below 10−8%. The spatiotemporal-coupling optimal low-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 can ensure that the attraction domain of the low-dimensional model is the same as that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herefore, characteristic dynamics properties of spatiotemporal-coupling optimal low-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real flow.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48.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件,建立了中药僵蚕中嘌呤(核苷)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MS)对9个特征峰物质进行二级鉴定,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总结。其中,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和N6-(2-羟乙基)-腺苷首次从僵蚕中鉴定。基于该方法,对其中的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腺苷、N6-(2-羟乙基)-腺苷7个成分进行绝对定量测定。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和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因缺乏对照品,采用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成分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耐用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5.0%,7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LOD)为0.266~0.474μg/mL,定量下限(LOQ)为0.843~1.58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1%,RSD不大于3.4%。采用该方法对13批不同产地僵蚕药材进行分析,发现各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僵蚕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The effect of low energy electron (LEE) exposure on ISS, including on the sputter peak and scatter peak as well as on ion neutraliz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samples. Some new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0.
制备方法对WO_3/ZrO_2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RD、比表面测定、LRS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用Zr(OH)4和已晶化的ZrO2作载体制得的两类WO3/Zr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揭示了样品比表面、载体物相、活性组分的存在状态与制备方法、WO3含量、焙烧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WO3能单层分散在ZrO2上;单层覆盖在Zr(OH)4上的WO3使载体在焙烧时晶粒生长受阻,形成介稳的四方ZrO2,并阻止载体微粒间的烧结,使从Zr(OH)4出发制得的WO3/ZrO2比表面明显增大,在WO3含量达到单层分散容量时以上作用表现得最充分;WO3与Zr(OH)4(或四方ZrO2)在高温(~800℃)可能发生了某种化学结合,开创出超强酸位.用以上观点可对文献中已报导的主要实验事实作出较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