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67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将4-(2-羟乙基)哌啶蒸汽在425 ℃下通过CNM-3型固体酸催化剂进行分子内脱水反应,一步合成了目的产物1-氮杂环[2.2.2]辛烷(奎宁环),4 h内25 g 4-(2-羟乙基)哌啶蒸汽单程收率可达76.8%,最高收率84.3%。 该方法原料易得,适合于奎宁环的工业化制备。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用于羰基胺化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酮为底物,HCOONH4为氢源和氮源,Pd/C为催化剂,CH3OH与H2O为溶剂,对羰基进行还原胺化制得相应的胺.甲酸铵作为氢供体,具有廉价、易得、还原性能好等优点,Pd/C催化加氢可使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该方法反应速度快、后处理方便、选择性好.最佳反应条件:常温常压、CH3OH∶H2O(V∶V)=9∶1、HCOONH4∶原料∶Pd/C(M∶M∶M)=100∶10∶1.实验过程中,分别对2-金刚烷酮;5-氨基羟基-2-金刚烷酮;3-奎宁酮进行了胺化反应研究,获得较好的结果,产物均经1H-NMR、GC-MS或MS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63.
测定金鸡纳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钠溶液混合能产生弱化学发光,在这一体系中,金鸡纳碱的加入能极大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强度,该文对这一化学发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并据此建立了测定金鸡纳碱(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法;测定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10-5~1.0×10-2g/L、4.0×10-5~1.0×10-2g/L和1.0×10-3~1.0×10-1g/L,检出限分别为2.1×10-5g/L,1.4×10-5g/L,3.5×10-4g/L;该法适用于奎宁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4.
杜祖银  肖如亭 《应用化学》2005,22(12):1372-0
键合偶联双奎宁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和手性拆分性能;手性固定相;奎宁;高效液相色谱;拆分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在蓝光照射下,以奎宁环作为氢原子转移试剂,实现了硅烷与α-三氟甲基烯烃的无金属二氟烯丙基化反应,并且通过使用多种芳香族和杂环α-三氟甲基烯烃,均能成功得到二氟烯丙基硅烷.本研究为制备二氟烯丙基硅烷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克级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6.
以葡聚糖凝胶为固相基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液滴荧光法用于奎宁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快速检测.填充葡聚糖CMC-25微珠的离子交换柱用于奎宁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快速分离,基于二者均发射较强的内源荧光,采用液滴荧光法,结合固体基质流动注射分析法,对奎宁和盐酸普鲁卡因进行快速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奎宁和盐酸普鲁卡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2×10-6 ~2.4×10-4 g/L和1.2×10-5 ~2.4×10-3 g/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IF=-2.92+2.50×106ρ和IF=6.26+1.03×105ρ,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89 3,检出限分别为1.0×10-6 g/L和1.1×10-5 g/L.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以及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奎宁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为97% ~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67.
本文用电流扫描极谱法研究了奎宁药物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迁移现象。探讨了水相pH,奎宁浓度及滴水速度与波高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基础电解质、缓冲溶液和有机溶剂对极谱波的影响。比较了奎宁存在于水相和有机相时的迁移特性。发现单、双质子化奎宁离子均能迁移跨过界面,产生两个极谱波。结果表明:奎宁在界面上的迁移过程同时受扩散和质子化平衡受损后再化合反应速度控制,并用计时电位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极谱波极限电流的表达式。理论与实验相符。提出了奎宁在油/水界面上的迁移机理。  相似文献   
68.
该文对单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不同碰撞能下的二级质谱分析,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377和子离子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5-O-咖啡酰奎宁酸。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539和子离子377、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539/377、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539/377比值大小依次为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基于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 C_(18)色谱柱,不同梯度下咖啡酰奎宁酸位置异构体的洗脱顺序均为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3-O-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通过色谱保留特征和质谱裂解规律对金银花中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实现了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69.
Keggin结构过渡金属杂多阴离子中配位水与奎宁的取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quinine by the 18 types of heteropoly complexes, for these formed compounds are Keggin structure and the molecular formulas are [XM11O39M′(OH)2]6-(X=Si,Ge,P;M=Mo or W;M′=Co,Ni,Cu), was studied by the means of phase transfer. 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zation that were accomplished by UV and ESR indicated that the quinine does form the chemical bond with the hetropoly ligands. Spectral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ucture held the same when the heteropoly complex contained Cu2+ was reacted with qui-nine, while the heteropoly complex contained Ni2+ resulted in the changing of the structure. Such a result of op-tical rotatory opticity testified that quinine reacting with heteropoly acid contained transitional metals could form a kind of new complexes which were optical rotation.  相似文献   
70.
铝试剂的荧光光谱与荧光量子产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研究了铝试剂的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发现pH3至pH12条件下,用紫外光照射铝试剂溶液可以产生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297nm和409nm,荧光强度与铝试剂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1~3μg/mL,检测下限为0.01μg/mL,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铝试剂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