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562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正这几天,福尔摩西和约翰收到了一桩奇怪的任务。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警察局接到了一个匿名举报,说有一对夫妇在上周六上午在小镇的河流上偷偷地倾倒了好多垃圾。这样当然是不合法的,因为这些不可回收的垃圾是需要特殊处理的。常常有人为了节约垃圾回收费而私自偷倒垃圾,这对夫妇居然还倒在河里!这就更加不可饶恕了。  相似文献   
83.
In nature, microbes are involved in weathering of rocks, in mobilization of metals from minerals, and in metal precipitation and deposition. These micro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can be adapted to treat particulate solid wastes. Especially the microbiological solubilization of metals from solid minerals (termed bioleaching) to obtain metal values is a well-known technique in the mining industry. We focus here on non-mining minerai waste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mining-based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l-containing solid wastes. In the case study presented, microbial metal mobilization from particulate fly ash (originating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by Acidithiobacilli resulted in cadmium, copper, and zinc mobilization of 〉80%, whereas lead, chromium, and nickel were mobilized by 2, 11 and 32%,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of HCN-forming bacteria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Pseudornonas fluorescens) was investigated to mobilize metals when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materials (e.g.,copper-containing ores, electronic scrap, spent automobile catalytic converters). C. violaceum was found capable of mobilizina nickel as tetracyanonickelate from fine-grained nickel powder. Gold was microbially solubJlized as dicyanoaurate from electronic waste. Additionally, cyanide-complexed copper was detected during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shredded printed circuit-board scraps. Water-soluble copper and platinum cyanide were also detecte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pent automobile catalytic converters.  相似文献   
84.
本项研究以浙江省储量较富的地开石作为聚丙烯塑料的填料,以常规方法造粒、注塑成型后,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作为制品与聚丙烯塑料制品进行了比较。从总体上看,复合改性后的塑料的力学性能与纯聚丙烯塑料相差不大,但绝缘耐电压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则略有提高。复合改性塑料的可电镀性及注塑制品的收缩性方面均优于纯聚丙烯塑料。  相似文献   
85.
李逢坤 《应用声学》1992,11(5):46-47
智能超声波塑料焊接机 据报导: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新一代超声波塑料焊接机,这种焊接机内装设有16彼特,11MHz的微处理机。其频率有20kHz和40kHz两种,在1ms之内最多可以同时操作23个焊接项目,最少也能处理操作20个项目。它与一般的焊接机不同之处在于:(1)利用超声波进行焊接的制品几乎无破损、成品率高;(2)可产生大的、复杂的喇叭形振荡;(3)该机的电路全部采用固体电路;(4)用微机操作能够同时指令多种焊接条件。  相似文献   
86.
光学塑料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回顾了光学塑料研制、应用的历史,叙述了国内外光学塑料开发、应用的现状及最新动态,分析了光学塑料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7.
赵志清  赵政 《物理实验》2003,23(6):19-21
热塑料板膜工艺是用热成型方法制作单件塑料教具和塑料配件的一种技术,它为无塑料制品生产能力的大、中院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在研制教学仪器或做仿真制品时提供可行的石膏——锡模方法.教师采用该工艺,可在无现成模具和无注塑设备的条件下生产塑料教具,并可为计算机虚拟教学,提供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88.
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材料和器件的微型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样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过程中,出现了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纳米学。一、纳米科学技术的含义和包含范围纳米是物理学中一个长度计量单位,即1纳米(nm)=10-9米(m)。纳米尺度(0.1~100纳米)比原子尺寸略大(约为十几个原子排列起来那么长),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纳米世界是相当微观的世界。纳米科技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加工和纳米测量等多种学科。  相似文献   
89.
为了降低空心脉冲发电机的能量损耗与励磁绕组发热,提出了一种具有剩余磁能回收功能的脉冲发电机励磁电路。通过在电容支路设置调节电感,使放电完成后的电容电压反向,迫使晶闸管与二极管关断,以切换电流流通路径来实现剩余励磁能量到电容器中的转移。该电路使用晶闸管作为主开关,电流关断能力强的特点使其在大功率脉冲发电机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对提出的励磁能量回收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仿真分析了剩余能量回收对励磁绕组能量损耗和脉冲发电机发热的影响,并对该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迅速回收励磁绕组中的剩余能量,缩短励磁电流续流时间,减少励磁损耗与能量损耗。仿真与实验结果反映的规律与电路原理一致,表明了该电路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强激光加载下金属材料产生的微喷射现象及其内在的机理分析是冲击压缩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相关研究对于认识材料在极端载荷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们基于各大激光装置开展了大量微喷射诊断实验研究,在喷射物性质、金属界面不稳定性增长以及微喷混合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通过回顾微喷静态和动态诊断实验的研究历程,对微喷诊断实验研究方法的重要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微喷产生的主要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微喷混合等问题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根据当前国内外微喷诊断实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目前微喷诊断实验研究结果中仍存在的不足,并对微喷射实验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