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化学   704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298.15 K时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及其稀释焓, 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hxy, hxxyhxyy). 结果表明, 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异系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xy均为负值, 并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 hxy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2.
TPS was a biodegradable material based on starch. Starch was an inexpensive and natural renewable polysaccharide, which was widely investigated as the substitute of petroleum-derived plastics. Native starch commonly existed in granule structure with about…  相似文献   
23.
甲壳胺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是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壳胺的接枝聚合反应.通过对不同脱乙酰度(da)甲壳胺(CTS)的接枝聚合反应条件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从中得到优选的反应条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脱乙酰度甲壳胺及N-取代甲壳胺的接枝聚合反应结果,表明:甲壳胺中氨基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的引发过程.  相似文献   
24.
双(α-呋喃甲酸)氧钒的合成和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羧酸氧钒配合物双(α-呋喃甲酸)氧钒。运用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 确证。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上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初步毒性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 :双(α-呋喃甲酸)氧钒具有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对糖尿病的治疗显示出 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南蛇藤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蛇藤(Celastrus angulatus)的种子中分得三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1~3)。它们的结构经紫外、红外、质谱及二维核磁谱确定为1β-乙酰氧基-8α-苯甲酰氧基-9β, 13-二(β-吡啶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1β, 2β-二羟基-6α-乙酰氧基-8β, 9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和1β, 2β, 8β, 9β-四苯甲酰氧基-6α-乙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3)。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樟脑缩呋喃甲亚胺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合成了(R)-α)-烷基糠胺。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经1H NMR测定为5~67%(d.e)。用1, 3-二碘丙烷和α, α-二溴邻二甲苯作烷基化试剂, 得到预期的双亚胺烷基产物, 而用1,2-二溴乙烷时,却给出偶联产物。  相似文献   
27.
呋喃-乙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选取6-311++G(d,p)基组对呋喃-乙酸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频率振动分析发现了该势能面上6个极小值点, 其最稳定构型对应一强O…H—O型氢键, 其结合能在消除基组重叠误差后为-20.87 kJ•mol-1. 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研究了电荷转移及轨道相互作用. 通过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中的Onsager 溶剂模型在介电常数分别为1.0, 2.247, 4.9, 7.58, 10.36, 20.7, 32.63, 38.2, 46.7, 78.39的不同溶剂环境下重新优化呋喃与乙酸势能面上最稳定构型A, 研究了溶剂对呋喃-乙酸复合物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偶极矩以及结合能的影响. 发现溶剂化作用增大了呋喃与乙酸分子间的结合能, 导致O…H距离减小, H—O振动频率红移. 当溶液介电常数在1.0~32.63范围时, 溶剂效应十分显著, 当介电常数大于32.63后, 溶剂化作用几乎达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28.
A short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1,2-dihydroquiazolin-4(3H)-ones was accomplished in good yields via novel reductive cyclization of o-nitrobenzamides with ketones promoted by TiCI4/Zn system. The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R,^1H NMR and confirmed by a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ily accessible starting materials, convenient manipulation and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相似文献   
29.
陈展虹  吴成泰 《有机化学》2002,22(8):582-586
利用Mn^2+,Ba^2+及Sr^2+作为模板离子,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呋喃环系 Schiff碱型大环化合物,如L^1和配合物L^2Ba(ClO4)2,L^3Ba(ClO4)2和L^4Ba (ClO4)2.L^2-L^4的Ba^2+配合物经与NaSO4水溶液反应解络,得到自由配体L^2, L^3和L^4,配体L^2和L^3分别与Sr^2+作用,得到配合物L^2Sr(ClO4)2和L^3Sr (ClO4)2。上述大环配体和各种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 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30.
报道了α 羰基硫代甲酰胺与溴在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 ,合成了二 [( 1 芳基亚胺基 1 苯甲酰基 )甲基 ]二硫醚类化合物 ,产率为 60 %~ 65 %.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