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4514篇
化学   7535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86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9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主要通过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金属间化物(Sm1-xYx)zFe17Ny(x=0,0.2,0.4,0.6,0.8和1.0;2<y<3)中镱原子的择优占位,氮原子的占位以及结构相变问题,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当X>0.5时,晶体结构发生相变,即由Th2Zn17型变至Th2Ni17型:(2)氮原子在以上氮化物中(除x=1.0外)不仅占据9e(6h)晶位,还将占据18g(3b)晶位;(3)镱原子择优占据2b晶位,(4)当X在0.8-1.0的范围内存在自旋磁结构的相变,即由易C轴向向异性变至易C平面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52.
黄酮甙类化合物中的酰基取代及其取代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酮甙类化合物的酰基取代现象,借助2 D NMR技术,举例研究了一黄酮醇三乙酰基三糖甙的结构,着重研究糖上酰基的取代位置,并归纳总结了黄酮甙类化合物中各种常见的酰基的^13 CNMR谱及其取代所产生的位移现象。  相似文献   
953.
[2+2]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展虹 《有机化学》2004,24(12):1633-1636
利用Mn2 ,Ba2 作为模板离子,合成了一类新型的Schiff碱型大环化合物,Mn2 用于L1和L2的合成,并在洗涤时自动解络,L3和L4的合成以Ba2 为模板.L3和L4的Ba2 配合物经与Na2SO水溶液反应解络,得到自由配体L3和L4.上述大环配体和各种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954.
二氧化钛胶体界面芳香化合物的光催化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工作用自旋捕捉-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了四种不同芳香族化合物,对氯苯酚,溴苯,苯乙酮和α-苯乙醇在超细微粒二氧化钛胶体表面的光生自由基和相关的光化学反应机理,非常有趣的是,半导体超微胶粒的存在,可使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改变方向和机理,即化合物在上条件下的自身光解过程与在胶体粒子表面的光反应过程有显著差别,甚至完全不同,本文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胶体粒子光电行为的特殊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5.
2,4,6-三特丁基硫酚铜[Cu(SC6H2Bu3^t-2,4,6-)]n与CS2的反应产物, 用CS2-乙醇重结晶得黄色晶体, 经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 其结构为[Cu(S2CSC6H2Bu3^t-2,4,6-)].晶体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142d.a=b=1.7079(3)nm,c=3.5228(10)nm, V=10.275(6)nm3, Dc=1.19gcm^-3, Z=4.1863个衍射点参与修正,R=0.0559.四个铜原子形成变形四面体, CS2在全部四个Cu-S键中插入, 形成硫代黄原酸配体(RSCS2^-).配体中两个硫原子参与配位, 其中一个S桥连两个Cu原子, 另一个S端位于第三个Cu原子。每个Cu原子都采取平面三配位方式。CS2插入形成的CS2基团基本平面, C-S平均键长为0.1712nm。本文还对CS2, 在Cu-S和Ag-S键中插入反应产物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6.
六卤化金属化合物晶体晶格非稳定性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明  陆卫  沈学础 《物理学报》1995,44(11):1798-1804
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扩展应用于描述六卤化金属化合物的晶格非稳定性和不稳定方式的一些特点,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并与喇曼和布里渊散射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57.
非晶态HoP5O14的蓝绿波段上转换发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波  张光寅 《光学学报》1993,13(11):61-966
本文报道了脉冲DCM染料激光导致的非晶态HoP5O14的兰绿波段的上转换发光现象,从实验和理论上对其上转换发光的现象,机理和能道行了测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对^5F3和S2能级,其上转换发光主要由离间能量传递机理导致;对5G4和(5G3G)5能级,则步进双光子吸收和离子间能量传递共同参与导致了它们的上转换发光。  相似文献   
958.
以(NH4)3VS4为起始原料, 用低温固相法合成了标题簇合物, 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空间群P1, 单胞参数a=1.3139(10), b=2.5113(170, c=1.1800(8)nm,α=93.04(6), β=114.86(5), γ=96.71(7)°, Z=2, μ=21.4cm^-^1, R=0.084。在簇合物中, VS4^3^-保持较严格的四面体构型, 并螯合四个Cu(I)离子连同桥Br^-离子形成具有额外面的立方烷簇骼[VS4Cu4Br]。  相似文献   
959.
960.
Alkylidenecyclopropanes undergo ceric(Ⅳ) ammonium nitrate (CAN)-mediated addition reaction with 1,3-dicarbonyl compounds leading to dihydrofuran derivatives incorporating cyclopropyl groups in moderate y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