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化学   536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103.
合成了次磷酸钙、次磷酸铁、次磷酸钡、次磷酸锌4种次磷酸盐,产率依次为94.7%、 98.1%、80.6%、 60.3%,粒径2~4 μm,其结构经SEM、 IR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确证。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水溶性离子对煅烧烟气脱硫石膏水化过程,也就是对大块煅烧石膏向石膏转化的相变过程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煅烧石膏向石膏转化的相变过程中,所有的阳离子都能加速煅烧石膏的水化作用,其中Ca2+的加速效应最弱. 对于最终沉淀得到的晶体,除了钠离子外,晶体尺寸不受不同种类盐的影响. 而在钠离子中,可以观察到长度大于130 μm的巨型结晶. 本研究阐明了不同离子对煅烧石膏水化的影响,为原始的烟气脱硫石膏在实际应用前的预处理提供了充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5.
多聚磷酸盐在水产品中的快速分解影响其准确测定.用沸水破坏使多聚磷酸盐分解的物质,并用三氯甲烷去除水产品中蛋白质等杂质,离子色谱准确测定多聚磷酸盐各组分的量.实验中采用淋洗液自动发生器产生的KOH溶液作为流动相,保护柱和分离柱采用Ionpac AG11-HC和Ionpac AS11-HC抑制电导检测,可以较好地分离所检测焦磷酸根和三偏磷酸根.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为10 mg/kg,当水产品中添加多聚磷酸盐标准物质浓度达到10~1000 mg/kg范围时,回收率在7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 .  相似文献   
106.
郭鸿旭  王庆华  陈晨  梁敏  陈铃 《中国化学》2008,26(4):640-644
水热合成并通过红外、热重、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一个新颖镍配位阳离子修饰的还原型钼磷酸盐,Ni[Mo6O12(OH)3(PO4)(HPO4)3]2][Ni(H2O)2][Ni(H2O)(bipy)2]4·5H2O。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两个{Mo6P4}簇单元通过一个镍离子连接形成一个Ni[Mo6P4]2二聚结构单元,其进一步和其他的镍配位阳离子连接成钼磷酸盐一维链状结构。在H2O2存在下的液-固体系中,使用该化合物催化氧化苯甲醛的探针反应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都能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PBS)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海珠喘息定片中的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在4 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5×107~1 × 10-5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和0.999 0),检出限分别为1.05×10-7mol/L和6.98×10-8mol/L(S/N=3).  相似文献   
108.
三基色荧光灯用绿色发光材料,其发光效率对总的光通量影响很大[1],因而探索不同体系的绿色发光材料的合成将意义重大.由于Tb3 离子具有较好的特征绿色发射,所以研究铽的不同体系绿粉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课题[2].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具有发光亮度高,合成温度适中,色坐标x值大等优点,因而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的热门[3-5].  相似文献   
109.
铈在水鳖叶片内的分布及生理和结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分布广泛的高等浮水植物--水鳖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的含不同浓度Ce的水溶液中培养7 d,研究了Ce在水鳖叶细胞中的分布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随着Ce浓度的增大,水鳖叶片褪绿程度逐渐加重,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下降. Ce对保护酶系统存在不同影响,分别在2.5和5 mg·L-1时诱导SOD和POD活性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但POD活性都高于对照,SOD则受到明显抑制,而CAT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 Ce导致可溶性糖在水鳖叶片内显著积累. 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 mg·L-1 Ce时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2.98%,其后则下降并与Ce浓度显著负相关. SDS-PAGE电泳表明,当Ce浓度大于2.5 mg·L-1后,分子量为141.9,54.8和15.8 kD的蛋白/多肽表达逐渐减弱,但同时诱导出了分子量为33.0和20.7 kD的新蛋白. 电镜观察发现Ce对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结构造成明显损伤,主要是被膜或外膜破裂和核质消失. 定位结果显示Ce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以及细胞壁和质膜之间,原生质体内部没有观察到. 结果表明,(1)Ce不仅损害了水鳖的生理活性,而且也破坏了细胞的超微结构,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2)光合色素是反应最敏感的生理指标. (3)在实验周期内,Ce对水鳖的半效应浓度(EC50)为10 mg·L-1,水体最大允许浓度为1 mg·L-1.  相似文献   
110.
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超细橡胶粒子与有机磷酸盐成核剂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成核剂,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比较了复合成核剂改性PP以及有机磷酸盐成核剂改性PP的结晶温度、等温结晶行为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能谱附件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复合成核剂的微观形态及其在PP中的分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成核剂中超细橡胶粒子作为载体使有机磷酸盐成核剂附着在其表面,提高了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因而提高了成核剂的成核效率,当成核剂用量较小时,即可明显提高PP的结晶速率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