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390篇
化学   4286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93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有机镓、铟芳酰腙配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善威  袁方  杨敏  朱成建  潘毅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2):1221-1225
通过芳酰腙与三甲基镓或三甲基铟的反应,制备得到了七个有机镓或铟的镓芳酰腙配合物,在配合物中金属直接与芳酰腙的氧和烯胺氮成键,形成五元环状分子内配合物。对得到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2.
含氰基侧基聚芳醚砜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安斌  蒋启泰 《合成化学》1998,6(4):376-382
汉2,6-二卤苯甲腈、4,4′-二氯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砜、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酚酞及双酚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含不同结构单元和不同氰基含量的含氰基侧基的聚芳醚砜,并采用IR、^13CNMR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结构单元和氰基含量对聚芳醚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TPD方法是研究表面常规手段之一.对于如何从实验结果获得正确的脱附动力学参数,已有不少工作发表。然而,现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尤其是重叠谱解叠,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介绍的线性分析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一级和二级脱附TPD谱的解析,而且也适用于重叠谱解叠,从而为实验上确定动力学级数和复杂谱解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亚环己基马来腈与芳醛在哌啶催化下,经微波辐射一步合成3-氨基-4-氰基-1-芳基-5,6,7,8-四氢异苯并吡喃,反应7~11min,产率57%~94%.  相似文献   
95.
于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0个1-芳氧基乙酰基-4-邻氯苯甲酰基氨基硫脲衍生物,用元素分析、IR和 ̄1H-NMR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铅修饰Pd/Al2O3催化剂上环戊二烯的选择加氢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7.
利用收敛法合成了一代到四代外围带有二苯酮、核心带有降冰片二烯的芳醚树枝形聚合物, 初步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分子内光敏异构化反应. 以波长大于350 nm的光选择激发外围的二苯酮官能团引起核心处降冰片二烯基团异构化为四环烷, 随着代数的增长, 光敏异构化反应的速率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98.
羟基铝溶液及铝交联蒙脱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27)~Al NMR法和8-羟基喹啉萃取法分别研究了羟基铝溶液中十三聚铝含量的变化规律,还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铝交联蒙脱土d_(001)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铝离子的聚合情况主要由羟铝比决定,而浓度影响不大。随着羟铝比的增加,溶液中单核铝离子含量减少,十三聚铝离子相对含量增加,所得铝交联蒙脱土的d_(001)也随之增大。参照这些变化规律、控制羟基铝溶液的组成,可以制备各种层柱状铝交联蒙脱土复合物。  相似文献   
99.
吸附与生物技术的耦合是实现燃料油品清洁生产的新发展方向, 提出了一种吸附剂生物再生循环使用的新耦合方法, 首先用吸附剂吸附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然后用微生物脱附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 实现吸附剂再生. 利用Y型分子筛通过离子交换再用He保护自动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络合吸附剂吸附Cu(Ⅰ)-Y,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以选择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R-8为生物催化剂, 考察了细胞浓度、油相体积、水相/吸附剂比对吸附剂脱附率的影响. 加入油相可以大大提高DBT脱附量和生成2-HBP的量. 增加水相中脱硫菌R-8的浓度、增大水相/吸附剂比, 可以实现DBT脱附, 促进DBT转化为2-HBP. 在水相脱硫菌株R-8浓度为75 g·L-1、水相/吸附剂比为300 mL/g、油相/水相比1/3(V/V)的条件下, 脱附的DBT在6 h内转化率达到89%, 24 h内转化率为100%. 生成2-HBP的量主要由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量、水相中微生物细胞的浓度、油相/水相体积比、水相/吸附剂比决定. 吸附剂经过正辛烷洗涤、100℃下干燥24 h、He保护450℃还原活化3 h, 再生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新鲜吸附剂的95%.  相似文献   
100.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