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1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3866篇
化学   8698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173篇
数学   254篇
物理学   136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N-烷基化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制备了不同构型的两种N-单烷基和N-双烷基的新的手性氨醇配体。  相似文献   
72.
微波辐射下蒙脱土K10固载氯化铁氧化二芳基乙醇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辐射下以蒙脱土K-10固载氯化铁为氧化剂, 氧化二芳基乙醇酮生成二芳基乙二酮化合物, 反应时间短, 产率高, 操作简便, 污染小, 是一种有效的由二芳基乙醇酮氧化制备二芳基乙二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近临界水中苯丁烯酮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探了一种以水为反应介质合成本丁烯酮的新方法。在近临界水中,以苯甲醛 和丙酮为原料,在不外加任何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60℃、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 ,苯丁烯酮的产率可达46.2%。该新方法避免了盐类副产物的产生,省去了常规 方法中反庆后繁琐的中和分离步骤。  相似文献   
74.
丁孟贤  徐正炎 《应用化学》1994,11(3):107-111
用裂解气相色谱法研究PMR型聚酰亚胺前体在反应中的化学变化过程,以裂解产物醇和环戊二烯的生成率表示酰胺化或酰亚胺化及交联的程度,结果表明,酰胺化或酰亚胺化在50℃以下不发生,在180~220℃完成,降冰片烯端基在150℃以下不发生交联反应,在280℃,10~18小时可完成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75.
76.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PPESK)是一种新型的耐热可溶解工程塑料,其玻璃化温度高达263~305℃,可用来制造耐高温气体分离、超滤和纳滤膜,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1~4].然而,膜材料本身的疏水特性使PPESK膜在过滤操作中易遭受膜污染,导致膜性能下降,对膜材料进行亲水化改性以抑  相似文献   
77.
赵军  谭问非 《分子催化》1997,11(6):421-426
报道从D-甘露醇出发合成手性双膦(2S,5S)-3,6-双(二苯膦)-1,4:3,6-双脱水-2,5-双去氧-L-艾杜醇,原位下BDPI与3种铑配合物作用生成手性非螯合型双膦铑催化剂,常压下对4种脱氢苯丙氨酸衍生物进行不对称催化化反主尖,对反应结果及e.e.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本工作对N-苯基-N'-乙基呱嗪作为酮/胺光引发体系中组分之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特殊的胺类化合物虽包括二甲基苯胺和三乙胺两个部分,但它和酮类相组合形成的光引发体系只有较低的尤引发速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加入酸类化合物使其中一个胺发生季胺盐化,用以改进光引发效率来进一步证实文中所讨论的机制。  相似文献   
79.
胶束介质在速差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汝秀  陈丹华  曾云鹗  高登云 《化学学报》1991,49(12):1467-1472
本文主要报道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表面活性剂在速差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并用于高温合金试样中钼和钛的同时测定,在CTMAB存在下,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3,5-DBSF)与钼、钛形成三元配合物,其灵敏度比二元配合物分别提高了5.4和17.3倍,且由于胶束介质的存在,扩大了两组分形成配合物反应速率的差别,大大改善了方法的选择性。铝(III)、钙(II)、钴(II)、铬(III)、铜(II)、铁(II)、镁(II)、镍(II)等元素的允许量均在毫克级以上。钼的三元配合物形成速率较快,20秒内基本反应完全,钛的反应速率较慢,10分钟才达到平衡,基于两组分反应速率差别,采用对数外推法,经微机计算处理,进行了高温合金中钼、钛的同时测定,其相对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80.
α,β-不饱和炔酰胺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它们通常是由其相应的羧酸衍生物与胺反应制得。我们在应用Weyerstahl的方法从乙酰乙酸乙酯(1)制备丁炔一2一酸(5)时,发现以胺作为亲核试剂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