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5531篇
化学   11351篇
晶体学   63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21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49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张春雷  吴志芸 《分子催化》1995,9(2):105-110
本文合成了五种不同Si/Fe比的Fe-ZSM-5分子筛,并进行了离子交换改性。XRD和IR谱测试均表明Fe进入了分子筛骨架。用连续流动法考察了反应温度、EB/O2比对乙苯氧化脱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23K和EB/O2=1的条件下苯乙烯有最大收率。  相似文献   
52.
膦配位的过渡金属氢化物被看作是烯烃及其他一些不饱含有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及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物种,关于它们的结构与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常单齿膦配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不同的金属中心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反映了催化功能与催化活性物种的电子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膦配体过渡金属氢化物,通常是以它们的相应卤化物经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或肼还原得  相似文献   
53.
黄朋勉  刘自力 《分子催化》2005,19(6):444-447
应用XPS、D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La提高催化剂Co-La/γ-Al2O3活性的原因.加入La后,XPS分析得出,Co2p在催化剂表层含量是未加前的1.65倍;DTG和DTA表征显示,La对催化剂的热效应影响很小;XRD分析表明,La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54.
55.
56.
可溶于水的钉原子簇新体系催化丙烯和乙烯的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近年来,随着金属簇合物合成化学的迅速发展,已出现了一类可溶于水的金属簇合物。分子中含有55个金属原子的可溶于水的簇合物Au_(55)[Ph_2PC_6H_4SO_3Na)_12Cl_6已被合成和表征。金属簇合物被期待发挥特异的催化性能。用水作反应溶剂,好处很多。水不仅便宜易得,反应原料气无须经除水净化,反应体系简单,而且某些反应,例如水煤气变换和  相似文献   
57.
万颖  王正  马建新 《分子催化》2002,16(2):153-160
贫燃发动机车(包括柴油机),因其能提高燃料的利用、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贫燃发动机的尾气富含氧,传统的三效催化剂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转化其中的NOx,因此开发新的催化剂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58.
陈华  黎耀忠 《分子催化》1994,8(5):347-352
  相似文献   
59.
Zr(IV)/PVA功能膜的膜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催化与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相偶合的渗透汽化型膜反应器中,研究了羧酸酯的液相合成反应。实验中制备了两类具有强酸催化活性的Zr(Ⅳ)/PVA(聚乙烯醇)功能膜,采用管式膜方式,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对这类新型的催化反应技术在催化活性、分离性能以及分离对反应转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得到的结果看,膜催化酯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和缓,转化率可达到98%,反应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