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94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芦丁对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芦丁含量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1.0mg/L.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的线性方程为ΔΑ=0.4485c(芦丁)+0.0011,相关系数为r=0.9985,检出限为0.0167m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2.
偶氮胂K光度法测定磷铁中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p H=6.3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液中 ,镍与偶氮胂 K形成 1∶ 3的配合物 ,在 63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摩尔吸光系数ε=5 .67× 10 4 L· mol-1· cm-1。镍含量在 2— 15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方法可用于测定磷铁中镍  相似文献   
113.
研究发现牛血清白蛋白与 3 (2 胂酸基苯偶氮 ) 6 (3 磺苯基偶氮 )变色酸在 pH 2 .3的Clark Lubs缓冲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5nm ,比试剂本身红移约 6 5nm ,试验制定的几种蛋白质的标准工作曲线 ,线性范围很宽 ,至少为 2 0~ 10 0 μg·ml- 1,摩尔吸光系数为3.2 1× 10 5L·mol- 1·cm- 1。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 ,准确度高 ,基本无干扰  相似文献   
114.
根据在稀 H2 SO4 介质中 ,痕量钯 ( )对溴酸钾氧化偶氮胂 褪色反应的显著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测定痕量钯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检出限为 0 .1 3μg/L,测定范围为 0~ 8.0 μg/L。可用于矿石中痕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5.
116.
以DCB-偶氮胂(全名为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氯-4-溴)-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为衍生化试剂,使之负载于碳硅凝胶上,并以此填充微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于pH4.0的NH3·H2O/HCOOH缓冲介质中实现了La3+、Ga3+的在线富集分离和ICP-AES测定.对影响在线预富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倍,检出限为μg·L-1级,分析速度为8次/h.此法用于生物标准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7.
偶氮胂Ⅲ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长秀 《光谱实验室》2002,19(6):826-828
在硝酸介质中 ,有溴化钾存在下 ,碘酸根对偶氮胂 有褪色作用 ,且褪色的程度与碘酸根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碘的新方法。最大吸收在 5 33nm处 ,碘浓度在 0— 8.0 μg/ 10 m 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检出限为 8.38× 10 - 9g/ m L,方法操作简单 ,重现性好 ,用于加碘食盐中碘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8.
二溴羧基偶氮胂是新近合成的测定铈组稀土的优良显色剂,可用于钢铁和土壤中微量铈组稀土元素的测定,还可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锶和陶瓷釉料中微量锆的测定,但该试剂与铋的显色反应尚未见报道。本文详细研究了二溴羧基偶氮胂与铋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0.5mol·L~(-1)HClO_4介质中,试剂与铋生成2:1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36)=7.8×10~4,铋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铸铁中痕量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9.
周之荣  高忆慈 《分析化学》2004,32(3):411-411
铜广泛存在于土壤、岩石、水和食品中,是生命机体中的必要元素之一,且参与造血过程。它和铁在机体中显示生理协同作用,贫血等诸多疾病都与铜的含量有关。同时,它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可催化许多反应。因此,建立既具有高灵敏度又有好的选择性的测定方法具有实际意义。变色酸双偶氮类显色剂多用于氧化或还原褪色催化动力学指示反应。笔者观  相似文献   
120.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痕量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HAc NaAc缓冲体系的存在下,Cu(Ⅱ)催化H2O2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2μg mL,检出限为2.1×10-3μg mL,用在测定钢样中的痕量铜可以不加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而直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即可将干扰离子Fe3 沉淀除去,省去了掩蔽干扰离子的烦琐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