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97篇
化学   99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In search of a suitable adsorbent used for the enrichment and separation of natural saponins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a series of porous cross-linked poly (vinylaceto-phenone) resins I-Ⅸ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Friedel-Crafts acylation of styrene-divinyl-benzene copolymer beads.Their carbonyl cont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bulk densities,skeleton densities,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s were also determined.The tests for the resins adsorption of gypenosides showed that only those resins with high carbonyl contents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could favorably adsorb gypenosides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with much higher capacities.  相似文献   
12.
Pr原子特殊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多方面的催化特性.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0.7%的PrCl3就可使漆酚(U)于110℃固化成膜的时间从5h降低到1h.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子能谱、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U在PrCl3作用下的固化成膜历程.结果表明,在Pr(Ⅲ)催化U聚合的过程中首先是U与PrCl3发生配位作用,生成U镨配合物(UPr),然后该配合物分子中的Pr(Ⅲ)催化U聚合成体形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散聚合与溶胀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及高分子溶液致孔技术, 成功地制备了粒径为5.0 μm大孔和超大孔结构的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将该树脂经胺化后再与1,3-丙磺酸内酯反应, 得到一种新型的两性离子交换(强阳-强阴型)高效液相色谱填料. 研究了该填料对标准蛋白分离性能及流动相中有机溶剂、 流速和pH值对蛋白保留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流速为3 mL/min时, 采用线性梯度洗脱, 在4.0 min内可同时快速基线分离3种酸性和2种碱性蛋白.  相似文献   
14.
新型层柱分子筛的骨架振动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用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研究了溶胀的交联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网络和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中质子的弛豫行为。交联网络中,随着交联度增大,T1CH/T1CH2的值由1.17逐渐趋近于1;而线型聚苯乙烯溶液中,T1CH/T1CH2的值由最稀浓度下的1.7过渡到1。说明在交联网络中,交联度很低时,链段的运动已经相当受约束;但交联度很大时,充分溶胀的交联网络中链段运动仍有一定自由度。而在线型高分子浓溶液中,链段的运动严重受阻,导致自旋扩散效应非常完全,彻底平均掉了各质子间T1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比考察了Pt/KL沸石,Pt/Al2O3和载铂铝交联蒙脱土(Pt/Al-CLM)催化剂对不同碳原子数烷烃的芳构化特性.脉冲微反的评价结果表明:Pt/Al-CLM比Pt/Al2O3和Pt/KL具有较高的转化n-C8,n-C9为其对应芳烃的选择性,在转化n-C8时,产物中的间、对位二甲苯收率很高,而转化n-C9时有高的正丙苯收率.采用129Xe-NMR、XRD和孔分布测定考察了Pt/Al-CLM和Pt/KL、Pt/Al2O3之间孔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n-C8,n-C9在反应过程中其过渡态的极限尺寸与Pt/Al-CLM0.9nm左右的层间域相匹配,因而它对n-C8,n-C9具有择形芳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强化辐射交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卫应用含有多个C=C不饱和基团的多官能团单体来强化辐射交联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对强化交联的反应机理、多官能团单体的强化交联行为、强化交联的影响因素及强化交联的研究表征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胺修饰β—环糊精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作为可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PS改性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DLS、TEM、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MPS对合成乳液的稳定性、涂膜性能和膜表面接触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法适合用于对水敏感单体的聚合,合成的纯丙烯酸酯乳胶为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92 nm,而氟丙乳胶和含3%MPS的含硅氟丙乳胶形成了典型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分别增大至107 nm和103 nm,含硅氟丙聚合物中存在Si-O-Si的交联结构。涂膜性能测试表明,MPS的引入增加了共聚物膜的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接触角测试表明,随MPS用量的增加,乳胶膜对水的初始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随时间的降低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共聚体系中加入适量MPS,通过含氟链段与MPS链段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涂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自修复是指材料在受到损伤后可自行修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力学性能的特性,对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离聚物中的离子基团在一定条件下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及与主链的不相容性而相互聚集,形成动态可逆的物理交联点,从而赋予了离聚物材料在无外加修复剂的条件下即可实现自修复的特性。本文系统评述了离聚物型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过程与机理、常用的离聚物体系、激发离聚物自修复行为的方式及影响离聚物自修复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