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74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ZnO/BiOI纳米复合材料,在Bi(NO33·6H2O、KI、ZnO和乙二醇(EG)溶剂中,制备出的样品尺寸和形貌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等,对实验所得产物的组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染料罗丹明B(RhB)水溶液和气态乙醛作为降解对象,采用BiOI、ZnO/BiOI和ZnO微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对BiOI、ZnO/BiOI和ZnO微纳材料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RhB)水溶液和气态乙醛,结果表明多孔微纳材料的ZnO/BiOI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实验表明多孔微纳材料的ZnO/BiOI具有更高的氧空位浓度,因此使其催化活性增强,讨论了其可能的催化活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2.
采用两步浸渍法制备钾改性的Mo/SBA-15催化剂.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拉曼(Raman)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Mo0.75/SBA-15中添加K之后,有新物种钾钼酸盐生成,并且当K/Mo的摩尔比不同时,钼物种的存在状态也不同.添加钾之后,催化剂的活性和总醛(甲醛、乙醛、丙烯醛)的选择性均有所提高,并且受钾的添加量影响.在575°C时,在K0.25-Mo0.75/SBA-15催化剂上醛的收率可高达8.5%(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183.
直接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乙醛和丙烯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方法.直接进样用大口径填充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分析,分离度好,灵敏度高,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栓出浓度分别为0.02mg/L、0.01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乙醛为102%~103%,丙烯醛为94.8%~!96.8%;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5.8%(n=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各种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4.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标题化合作在N2 中的反应行为。发现它们在不同温度下能使丙酸分别转化为乙醛和戊酮。金属氧化物对丙酸的戊酮化反应活性顺序是 :Fe3O4 >MnO2 >Cr2 O3>Co2 O3>Ni2 O3,这顺序与下列簇合物对该反应的活性顺序类似 :[Fe2 MnOPH]>[Fe3OPH]>[Fe2 CrOPH]>[Fe2 CoOPH]>[Fe2 NiOPH]>[Cr3OPH][OPH =(μ3 O) (μ O2 CC2 H5) 6(H2 O) 3]。对于戊酮化反应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温度明显高于相应的 [Fe2 MOPH]的反应温度 ,这旁证了 [Fe2 MOPH]的活性组分不是其金属氧化物。还讨论了Fe3O4 ,Fe2 O3 对丙酸分别转化为乙醛和戊酮反应活性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5.
杨大可 《化学教育》2001,22(1):21-22
乙醛”这节课的重点是乙醛的还原性。由于学生脑海中存在的是以往在无机化学中从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的概念,现在又陡然转到从得失氢(或得失氧)的角度来看待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感到很不适应,有些茫然,特别是感到乙醛的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难记。因此,讲好乙醛的还原性也就同时成了这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6.
乙醛作为化工原料 ,其工业废水若处理不当 ,将造成天然水系的污染 ,因此 ,乙醛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 ,色谱法 ,光度法 ,及化学发光法等 [1 ,2 ] ,近年来酶法在分析测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以酶法测定食品中乙醛含量已有报道 [3] .本文基于乙醛 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乙醇 NAD (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在2 5℃时 ,反应平衡常数为 1 .0× 1 0 1 1 ,反应平衡偏向生成乙醇的方向 ,因此有利于痕量乙醛的测定 .通过在醇脱氢酶存在下 ,NADH→NAD 的转化 ,测定 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 ,得出其…  相似文献   
187.
以盐酸羟胺、乙醛、取代酚类及烷氧基磷酰二氯为原料,合成了22个O-芳基-O-烷基-O-(1-甲硫基乙叉胺基)磷酸酯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NMR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草活性,许多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8.
杨惠星  陈华  韩德刚 《化学学报》1989,47(10):941-946
环氧乙烷在高温下产生非常复杂的反应, 其中包括多步自由基反应。环氧乙烷异构化生成乙醛是该复杂反应的第一步。本文应用化学激波管成功地测定了这一步反应在1064-1166K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 k环氧乙烷=Aexp(-2.48×10^5/RT)s^-^1, 其中指前因子A=10^1^3^.^8s^-^1, 活化能E=2.48×10^2kJ.mol^-^1。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用现场FTIR反射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电极上HCl, H2SO4水溶液中乙醛的吸附及氧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0.3至1.0V(vs. SCE)电势范围内乙醛主要以式I吸附于电极表面上, 并发生了生成乙酸的电化学反应, 产物乙酸可能以式II吸附。对于H2SO4水溶液中, 上述电势范围内电极表面上还检测出硫酸根离子与乙醛和乙酸的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90.
以高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介孔二氧化硅负载钒催化剂, 并探究了其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利用X射线衍射(XRD)、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钒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钒负载量的增加, 钒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存在形式由高分散低聚的VO x 转变为高聚的VO x, 其中高分散钒物种有利于提高目标产物乙烯和乙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