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500篇
化学   4246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97篇
数学   358篇
物理学   5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54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杨宏洲  邓友全 《化学学报》2001,59(5):799-802
在电化学可再生的钯配合物及酮共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间接电催化羰化法从脂肪族胺合成了相应的二烷基脲,实验结果表明,在50℃和常压下,一取代的脂肪族伯胺主要生成二烷基脲,并且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而脂肪族二胺在反应条件下则生成少量相应的二异氰酸酯,同时,溶剂对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含吡唑啉酮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浪  贾殿赠  乔永民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1,59(9):1495-1501
报道了PMBP-NTH(NTH为烟酰肼)与PMBP-PAH(PAH为对甲氧基苯甲酰肼)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PMBP-NTH晶体属三斜晶系,具有P1空间群,a=0.9024(2)nm,b=1.0953(2)nm,c=1.1635(2)nm,α67.070(10)°,β=68.220(10)°,γ=84.770(10)°,V=0.9816(3)nm^3,Z=2,Dc=1.345g/cm^3,μ=0.090mm^-1,F(000)=416,R=0.0363,ωR=0.0870.PMBP-PAH属单斜晶系,具有P21/c空间群,a=1.2715(4)nm,b=0.91710(10)nm,c=1.8979(3)nm,β=106.890(10)°,V=2.1177(8)nm^3,Z=4,Dc=1.338g/cm^3,μ=0.090mm^-1,F(000)=896,R=0.0414,ωR=0.0972.这两个化合物在分子内都形成了大的共轭体系,由于分子间氢键力的作用,又使它们在晶体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93.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鹤友  何治柯  曾云鹗 《化学学报》2001,59(9):1513-1518
详细研究了Ru(bpy)3^2+,Ru(bpy)2(dppx)^2+,Ru(bpy)2(dppz)^2+,Ru(phen)3^2+,Ru(phen)2(dppx)^2+和Ru(phen)2(dppz)^2+六个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化学发光性质,筛选出Ru(bpy)3^2+和Ru(phen)3^2+两种性能优良的化学发光试剂;并探讨了它们发光的可能机理和影响因素,为钌(Ⅱ)配合物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叠氮桥联的双核配合物[Ni2(bispicen)2(μ-N3)2](ClO4)2[bispicen=N,N'-二(2-吡啶甲基)乙二胺].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镍(Ⅱ)离子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并采取cis-α构型,两个以μ-1,3桥联方式配位的叠氮离子之间呈罕见的交错式非平面排列。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配合物两个镍(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基于H^=-2JS1^S2^的磁性分析表明磁交换积分J=-28.1cm^-1。  相似文献   
995.
正相条件下,一系列N-苄氧甲酰基-α-氨基膦酸二苯酯化合物首次在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上实现了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结合热力学模型,对手性分离过程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讨论。探索运用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保留关系的方法,将对映异构体的色谱保留和溶质分子描述参数相关性闻系建立定量方程,从超热力学模型的角度研究了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Zn(Ⅱ)高氯酸盐配合物[C16H15N5Zn·(ClO4)2·3H2O和C32H30N10Zn·(ClO4)2·C2H5OH,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表征。对后者采用X射线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并采用G94W程序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所合成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97.
高鹏  利群  王世玉  唐恢同  张滂 《化学学报》2001,59(10):1697-1701
甲基、乙基、正丙基和苄基对羟苯基酮和6-羟基甲氢萘-1-酮经证实在合成乙二醇缩酮的条件下发生烷羰C-C键的断裂,而对羟基二苯酮、对羟基苯异丁酮和5-羟基二氢茚-1-酮却不发生这一断键反应。经推论这一断键反应首先是发生羟醛缩合,继以在酚羟基参与下引发烷羰C-C键断裂的;还应指出,也是由于对位羟基的参与,这些烷基对羟苯基酮不形成它们的乙醇缩酮。  相似文献   
998.
18-冠-6与Na2[M(mnt)2](M=Cu,N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8-冠-6分别与Na2[M(mnt)2][M=Cu,Ni;mnt=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C2S2(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Na(18-C-6)(H2O)]}[Cu(mnt)2](1),[Na(18-C-6)(H2O)]2[Ni(mnt)2].(18-C-6)(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两个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1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22697(19)nm,b=1.22780(19)nm,c=1.5665(3)nm,α=95.083(3)°,β=101.534(3)°,Υ=91.007(3)°,V=2.3016(6)nm^3,Z=2,Dcalcd=1.350g/cm^3,F(000)=976,R1=0.0726,wR2=0.1843.2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11620(17)nm,b=1.22054(18)nm,c=1.27939(18)nm,α=111.647(2)°,β=29.792(3)°,Υ=103.201(2)°,V=2.5461(4)nm^3,Z=1,Dcalcd=1.304g/cm^3,F(000)=642,R1=0.0459,wR2=0.1003.1中的[Cu(mnt)2]^2^-通过mnt的氮原子与[Na(18-C-6)]^+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Na(18-C-6)(H2O)]^+只起平衡电荷的作用。2中的[Ni(mnt)2]^2^-也通过配体的mnt氮原子与两个[Na(18-C-6)(H2O)]^+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999.
唐洁渊  林美娟  章文贡 《化学学报》2001,59(12):2202-2208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Eu(Ⅲ)-DBM-PSAA。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分别与PSAA,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一个Eu^3^+分别与PSAA中三个链节的羧基和一个DBM^-发生配位。从而得到该配合物的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进行研究,配位聚合物不能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只能溶于丙三醇/异丙醇混合溶剂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离子的^5D0→^7F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000.
乙酰二茂铁的不对称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手性二茂铁类催化剂是九十年代不对称催化研究的热点之一[1],而手性1-二茂铁基乙醇是合成二茂铁类手性配体的重要中间体.Dieter Marquarding[2]还原乙酰二茂铁为外消旋体1-二茂铁基乙醇,然后衍生成二茂铁二甲胺进行拆分得到光活性配体, 操作比较复杂且收率低.Yonetatsu matsumoto etal[3]利用二茂铁甲醛与甲基锌在手性助剂(R)-3,3-二甲基-1-哌啶-2-丁醇的作用下得到了光活性的1-二茂铁基乙醇,e.e.值为99%,但该方法由于Zn(CH3)2的操作复杂和手性氨基醇不易得到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寻找简便、实用的合成方法,本文探索用手性诱导的方法,通过LiAl H4和NaBH4加手性助剂还原乙酰二茂铁得到手性1-二茂铁基乙醇,得到了不同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