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化学   498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金属卟啉催化烯烃环氧化及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臻  夏春谷 《化学进展》2002,14(5):384-390
本文就铁卟啉及锰卟啉模拟酶体系近年来在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均相催化剂固载化技术的应用,使金属卟啉配合物担载于无机载体上克服了卟啉的二聚、催化剂再生等难题,有力地推动了金属卟啉配合物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以天然长叶薄荷酮[R-(+)-Pulegone]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立体选择性化学反应步骤,成功地建立了3个手性中心,从而完成了具有抗艾滋病活性Didemnaketals类似物的关键中间体3,7-二甲基-5,6-二羟基-辛-7-烯醛中间体的合成.发现PCC与三级环氧醇8和9的非对映选择性反应,使得9被完全氧化,而8以93%的产率回收,其de值高达98%.  相似文献   
103.
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药物中间体3-噻吩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  言3 噻吩甲醛 (3 thiophenecarboxaldehyde,3 TC)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 ,它可用于合成杀菌剂、雄性激素抑制剂、除草剂、除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开展 3 TC的分离和测定研究对我国开发此类药物和农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关噻吩醛的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国外已有报道 ,而国内未见公开报道。作者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药物中间体 3 TC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用于实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现已应用于工厂控制分析和产品质量检验。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新型Salen中间体合成了新型Salen Zn(II)配合物. 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双核Salen Zn(II)与咪唑、二胺类等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行为, 测定了它们的缔合常数. 对咪唑类客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θ(Im)>Kθ(2-MeIm)>Kθ(EMeIm); 对二胺类客体缔合常数顺序为Kθ(DAP)>Kθ(DAE). 主体与咪唑类和二胺类客体的配位数分别是2和1. 主体与这些客体的识别过程为放热、熵减的焓驱动反应. 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识别过程的Cotton效应. 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主客体体系的最低能量构型, 通过量化计算对实验事实做了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05.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碘盐中碘酸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存在氯化钠的硫酸介质中,碘酸根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中间体三碘离子,进而与淀粉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据此,提出了动力学分光光度测定碘酸根的新方法。反应体系的3个特征峰 (291, 354和585 nm) 被用来优化实验条件。当反应时间为180 s时,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碘酸根在这3个特征峰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2,0.05~1.2和0.1~1.2 μg·mL-1, 检测限分别为0.047,0.027和0.048 μg·mL-1。实验发现354 nm处测定的线性范围较宽且检测限最低,该波长可被用于定量分析。该方法应用于食用碘盐中的碘酸根测定。  相似文献   
106.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磷酰化氨基酸的反应性质,包括N-磷酰氨基酸成肽反应、成酯反应、磷上酯交换反应和磷上的N→O迁移反应的机理以及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选择,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然界选择α-氨基酸而不是β,γ-氨基酸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高分辨质谱仪跟踪监测对硝基甲苯在多硫化钠存在下于乙醇-碱性水溶液中生成对氨基苯甲醛过程中反应中间体的变化及转变规律.结果显示,在80℃时反应进行到120min之内,有数种分子量较大的缩合中间体生成,表明对氨基苯甲醛可能是经类席夫碱的多聚体水解生成的.同时,对席夫碱多聚体的形成提出了与文献不同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乙醇介质中研究了合成的4种对位取代四苯基钴卟啉对过亚硝酸根分解的催化作用. 首次发现钴卟啉可以催化ONOO分解, 且对位带吸电子基团的钴卟啉比对位带供电子基团的钴卟啉催化活性高. TPPCoCl, T(p-CH3)PPCoCl, T(p-OCH3)PPCoCl和T(p-Cl)PPCoCl在乙醇中的kcat分别为1.69×102, 1.52×102, 1.43×102和1.20×103 mol-1•L•s-1. 动力学曲线和时间分辨谱证明这些钴卟啉是通过形成中间体催化过亚硝酸根分解的.  相似文献   
109.
单氢钌配合物与水和2,2,2-三氟乙醇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1H和31P NMR对单氢钌配合物TpRu(PPh3)(CH3CN)H [Tp=hydrotris(pyrazolyl)borate]与H2O和酸性HOCH2CF3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相应的反应产物分别是TpRu(PPh3)(CH3CN)(OH) 和TpRu(PPh3)(CH3CN)(OCH2CF3). 观察到反应过程中Ru-H…HOH和Ru-H…HOCH2CF3分子间的氢键作用. 提出了生成TpRu(PPh3)(CH3CN)(OH)和TpRu(PPh3)(CH3CN)(OCH2CF3)的不同作用机理. 在水存在下, TpRu(PPh3)(CH3CN)H 与H2O反应, 经过中间体TpRu(PPh3)(H2O)H和TpRu(PPh3)(OH)(η2-H2)生成产物TpRu(PPh3)(CH3CN)(OH). 而TpRu(PPh3)(CH3CN)H与酸性HOCH2CF3反应时, 单氢配体被质子化形成中间体[TpRu(PPh3)(CH3CN)- (η2-H2)](OCH2CF3), 进而转变成产物TpRu(PPh3)(CH3CN)(OCH2CF3). TpRu(PPh3)(CH3CN)(OCH2CF3)与H2作用, 经中间体TpRu(PPh3)(HOCH2CF3)H生成TpRu(PPh3)(η2-H2)H.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乙醇-铜粉催化体系代替传统工艺中硫酸-水-铜粉催化体系,对溴胺酸进行Ullmann缩合反应。考察了强酸离子交换树脂用量、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乙醇)∶V(水)=9∶1介质中,在溴胺酸、铜粉存在下,树脂用量为16g/L,在70℃下反应3h,溴胺酸缩合产物收率可达94.0%。反应中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铜粉和乙醇均可回收再利用,强酸离子交换树脂重复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仍未降低;乙醇回收率可达70%~80%,铜粉的回收率可达85%~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