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9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8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重氮丙酮酸乙酯和氨基醇为原料,经过氨解合成了一系列β-重氮-α-羰基酰胺类化合物,并与环己烯反应制备了环丙烷化产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22.
对羟基苯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是一类新型化学除草剂的重要靶标酶.首先研究了底物小分子与HPPD的对接模型,分析了不同价态铁离子对对接结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铁离子是以二价的方式与底物发生作用.随后,采用类似方法,对文献报道的一系列环己二酮类HPPD抑制剂进行了对接研究,并得到了对接结合自由能与除草活性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性系数达到0.916.这一结果为设计新的HPPD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同时测定抗坏血酸和丙酮酸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蒋淑艳  曲复宁 《分析化学》1997,25(9):1064-1067
提出一种同时测定抗坏血酸和丙酮酸的同步荧光分析法。选择激发单色器和发射单色器的波长差△λ=80nm进行同步扫描,两者的特征峰发明明显“错位”而部分分离。本法用于水果中抗坏血酸和丙酮酸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4.
运用MP2和B3LYP方法,对基态丙酮酸的8个可能的单分子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研究发现,氢键相互作用及两个羰基的相对空间取向在丙酮酸异构体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最稳定的异构体Tc旋转为其它异构体的能垒都比较高,旋转异构反应在室温下是难于进行的.经由质子迁移过程可实现Ct和Tt异构体之间的转化,但反应能垒比内旋转过程高得多,说明质子迁移无法与内旋转过程相竞争.对基态丙酮酸脱羧和脱羰反应途径的研究均表明,脱羧反应是经由五中心过渡态首先生成甲基羟基卡宾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再进一步异构得到产物.四中心协同反应机理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5.
建立一种测定丙酮酸发酵液中丙酮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有机酸离子排斥柱,TSKgel OApak-A为分析柱,TSKgel OApak-P为保护柱;柱温:40℃;流动相:4.5mmol/L H2SO4,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0nm。丙酮酸在42.45~2122.3mg/L范围内,峰面积与样品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4.7278c 31.6296,r=0.9999),检出限为4.6mg/L。发酵液中丙酮酸含量在5.1%左右,丙酮酸的回收率为97.11%~99.21%。  相似文献   
26.
1 INTRODUCTION The interest in vanadium chemistry from a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erspective has exploded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is is mainly based on thediscoveries of the insulin-like effect of vanadium compounds[1, 2], and the presence of vanadium in certainhaloperoxidases and nitrogenases[3, 4]. Vanadium complexes with organic ligands mightbe candidates for therapy of diabetes, consequently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complexes are of greatinterest recently[5, 6]. On consid…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研究3-羟亚甲基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 以期发现高活性化合物, 利用19种酮酸酯与氨基酸酯合成了1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羟亚甲基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 其结构均经过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其生长抑制活性高于对照药HPPD抑制剂磺草酮. 与已报道的高活性化合物相比, 对油菜的抑制率明显得到提高, 但对稗草的生长抑制没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8.
尹汉东  王传华  洪敏 《应用化学》2007,24(10):1124-1127
丙酮酸异烟酰腙作为配体与二苯基氧化锡反应,制得新配合物[Ph2Sn(C9H7N3O3)(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1.1420(3)nm,b=1.1713(8)nm,c=3.520(2)nm,V=4.709(5)nm^3,Z=4,μ=1.125mm^-1,Dc=1.501Mg/m^3,F(000)=2144,R=0.0745,wR=0.1704,GOF=1.015。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处于七配位的五角双锥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三齿配体丙酮酸异烟酰腙负二价离子的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1个水分子中的O原子,邻位配体中的1个O原子,以及来自于2个苯基的2个C原子,其中2个C原子占据了五角双锥的轴向位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对MCF-7和WiDr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丙酮酸脱氢酶系:除草剂品种的新靶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剂;综述;丙酮酸脱氢酶系:除草剂品种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30.
纳米级Fe-P-O(FePO4)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均相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粒径约为14nm,比表面积高达150m^2/g的纳米Fe-P-O催化剂,并用TG-DTA、XRD、TEM等技术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了考察。初步的催化研究表明,其对乳酸选择氧化生成丙酮酸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通常方法制备的大颗粒Fe-P-O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