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化学   322篇
综合类   12篇
物理学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仙人掌中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05 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5,标准偏差为1.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结果表明,此法准确度较高,为仙人掌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13C NMR图谱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13C NMR图谱特征及化学位移规律.对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骨架上不同位置碳原子化学位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用于黄酮类天然产物13C NMR图谱智能解析的知识库.  相似文献   
3.
沈杰  杨峻山 《化学学报》2007,65(16):1675-1678
多异戊烯基取代的苯甲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藤黄科植物中, 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 为了进一步发现生物活性成分, 对藤黄科藤黄属植物云南山竹子的枝条和果实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了两个多异戊烯基取代的苯甲酮类化合物, 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 经多种波谱方法确定了两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一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藤黄酮K, 另一个化合物为Cambogin.  相似文献   
4.
红厚壳属植物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近年来对红厚壳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重点讨论了18种 红厚壳属植物中Zhao吨酮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和萜类的化学成分,并讨论了它们 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5.
A Minor New Flavone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flavone,6,2′-dihydroxy-5,7,8,6′-tetramethoxyflavone,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It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evidences.  相似文献   
6.
地锦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对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乙酸乙酯萃取、酸碱沉淀、铅盐沉淀3种方法,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了探索.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地锦草黄酮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样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实验得到了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10倍体积的50%的乙醇水溶液在80℃浸提1 h.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分离方法为酸碱沉淀法.这些数据为中药地锦草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荧光光谱法研究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与ct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研究了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与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与ctDNA间存在相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对ct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降低,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可与ctDNA形成复合物,此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算出25℃及37℃下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对ct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分别为Kq1=30 860 L/mol及Kq2=27 760 L/mol,并且算出它与ctDNA结合的平衡常数为KM=2.39×107L/mo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D160大孔吸附树脂对染料木黄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4.00时,该树脂对染料木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4.5mg/g树脂;用95%乙醇溶液作解吸剂,二次累计解吸率接近100%;表现速率常数k298=1.01×10-4s-1;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H=32.2kJ/mol,△S=119J/(mol·K),△G288=-2.03kJ/mol,△G298=-3.22kJ/mol,△G308=4.41kJ/mol.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研究还表明,提高振荡频率对吸附有利.  相似文献   
9.
藏药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所明  李榕  林国强 《有机化学》1998,18(3):259-262
从藏药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 Hand Mazz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四个B环未取代的黄酮, 分别为乔松素(1), 高良姜素(2), 3, 7-二羟基-5-甲氧基黄(3), 3, 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4), 化合物(2)对人皮肤痤疮菌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荧光光纤传感器测定盐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江宏  胡娟  刘万卉 《分析化学》2002,30(11):1383-1386
将3-羟基-4‘-N,N-二甲氨基黄酮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制备了含荧光基团的高聚物(PFMB),以PFMB为敏感膜研制了一种荧光猝灭型的盐酸光纤传感器。在Fe(Ⅲ)存在下,猝灭效率大大增加,猝灭机制主要包括Fe(Ⅲ)与Cl^-形成络合物的初级内滤效应和该络合物与PFMB形成非荧光复合物两种作用。该传感器可直接用于0.1-6.0mol/L盐酸的测量。与流动注射联用可测量0.1-12.0mol/L的盐酸。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逆性,响应和恢复时间均小于40s,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