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化学   406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07篇
物理学   20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N2O4分子的结构、N—N键键级及键鞍点处的电荷密度,形象直观的说明了N2O4分子中N—N键键长较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一种测定 2 -对甲氧基苯基 -4 -苯基 -1,5 -苯并硫氮杂(艹卓) -α -(N -噁唑烷酮基) -β -内酰胺 (MPPBOL)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2(4.6 mm× 250 mm,5 μ m),流动相为 CH3CN-CH2Cl2-H2O(体积比 70∶ 0.5∶ 30),检测波长 240 nm; MPPBOL在 0.1~ 10 mg范围内,峰面积与待测物质的质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9 4,相对标准偏差 3.4%(m=1.0 mg,n=6),回收率在 97%~ 103%之间.  相似文献   
23.
钍-铬天青S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12moL/L乙酸铵-0.05%磺基水杨酸-0.15%乙醇,pH5.8~6.0的条件下,钍与铬天青S在-0.45W(vs SCE)有一良好的导数极谱波。钍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与波高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24.
W 7-agarose是常用的细胞外CaM功能的拮抗剂,本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钙调素拮抗剂W 7-agarose与植物胞外钙调素的相互结合反应。W 7-agarose是一种将W 7-共价连接到颗粒型agarose(琼脂糖)的粒子。W 7-agarose颗粒较大且容易沉淀,静置5m in后,溶液中的荧光强度完全由游离的CaM产生。在溶液中加入W 7-agarose后,溶液中一部分CaM与其结合后沉降至荧光比色皿底部,导致溶液中CaM的荧光强度下降。由此可以确定溶液中游离CaM的浓度。根据公式lg{[Q]t(F0-F)/F0}=nlg{[Q]tF/F0} lgnK[B]t,从而计算出配位体系的结合常数和配比。研究表明:二者以摩尔比1∶1结合,其平衡常数为4.9×105。由此进一步计算了W 7-agarose对胞外钙调素的拮抗率,在拮抗剂W 7-agarose浓度达到15~20μmol/L时,拮抗率可达到90%以上,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学体内实验结果一致,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W 7-agarose与CaM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25.
对健康指甲和灰指甲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进行了指认,并对其相应官能团的吸收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灰指甲增厚、变脆的原因系α-角蛋白螺旋结构遭到破坏,肽链伸展并发生断裂,形成了不同化学环境的氨基酸,同时蛋白质分子的有序排列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6.
总结和归属了(2H)-2-环已基-3,4二氢吡咯并[1,2-α]吡嗪-1-酮及其7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3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10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麦氏重排和异构化后的α-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m/z120和m/z163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吡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基峰为M-82,苯乙酰基类衍生物基峰为m/z245。  相似文献   
27.
Hatton和Richards通过对酰胺分子的~1H NMR谱溶剂效应的研究,提出了DMF与苯生成分子络合物的模型.如果络合物按1:1生成,那么将出现一个“饱和点”,在这点上甲基的芳香溶剂诱导位移(ASIS)的变化趋势或程度将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事实上随着苯的摩尔分数从0到1逐渐增加时,化学位移总是有规则的逐渐移向高场.这就显示了分子络合物观点的局限性.它能被一些研究者所支持和接受,是因为它能够解释两个甲基共振峰先重合而后又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己酸异戊酯是应用最广泛的食用香料之一。通常它是在硫酸催化下由己酸和异戊醇酯化反应而得[1] ,硫酸虽然活性高 ,价廉 ,但选择性差 ,产品质量不好 ,设备腐蚀严重 ,同时产生大量废液 ,污染环境。已发现对甲苯磺酸、磺酸树脂、固体超酸、杂多酸、氯化铁以及过渡金属硫酸盐等均可作为酯化反应的优良催化剂[2~ 7] 。本文探讨了硫酸氢钠催化羧酸的酯化反应 ,结果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且后处理方便 ,无污染。1 实验部分在装有分水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 ,加入一定量分析纯的己酸、异戊醇、甲苯和催化剂硫酸氢钠 (NaHSO…  相似文献   
29.
微波作用下1,5-苯并硫氮杂040301.gif (138 bytes)-α-溴代-β-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化学》2004,24(3):334-337
1,5-苯并硫氮杂  相似文献   
30.
纳米结构TiO2/SiO2的逐层自组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在二氧化硅球表面交替组装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单分子膜和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该复合多层膜经高温假烧后得到了核壳型纳米结构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利用XRD,SEM,X射线能谱等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二氧化肽在复合颗粒表面排列紧密、均匀,粒径在50nm左右,为锐钛矿型结 构.复合颗粒中二氧化肽的含量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