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化学   249篇
物理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不同结构的含炔基有机硅共轭聚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探讨了聚合物主链上Si原子取代基的结构以及主链中炔基单元结构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可在219~260 nm处有紫外吸收,随着Si原子上取代基共轭性能的增强,以及主链中炔基数目的增多、链段共轭程度的增大,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取代基的影响较小,主链共轭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明显。不同主链结构的共轭聚合物在320~353 nm处发出一定强度的荧光。结果显示,聚合物主链共轭基团的结构对发射光谱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主链中炔基数目的增多,最大发射波长显著向长波方向移动。由于此类聚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热学稳定性,因此这类聚合物具有潜在的光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金属卟啉(TPP-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反应。TPP-Zn对于BSA有荧光猝灭作用,基于TPP-Zn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两者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温度在27,35和42 ℃时,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得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521×106 L·mol-1,7.048×105 L·mol-1,1.473×105 L·mol-1,各温度下的最大扩散碰撞猝灭速率常数Kq均大于2.0×1010 L·mol-1·s-1,由此判定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TPP-Zn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E,能量给体(BSA)与受体(TPP-Zn)之间的结合距离r=3.72<7 nm,符合非辐射能量转移条件。依据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确定了TPP-Zn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引力。  相似文献   
123.
昆虫激素十二醇微胶囊的制备与释放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昆虫雌性激素对昆虫进行干扰交配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新技术,可替代农药杀虫剂达到高选择性无毒无药灭害的目的。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技术都是使用载有昆虫激素的棉条、纸片、塑胶管等装置,以一定密度置于果园或农田。十二醇是较为简单的一个存在于多种昆虫的雌性激素中化合物。本文首次探索使用聚合物微球水分散体系将昆虫激素十二醇(C12OH)包覆在聚合物微球中,通过改变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复合微球壁的交联度等探讨了此类体系对C12OH的可控释放。本工作首先通过测定阿拉伯胶明胶复凝聚过程的透光率、ζ电位,确定了阿拉伯胶-明胶的重量配比为1时可达最大复凝聚。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剂戊二醛含量的复合微胶囊。结果表明微胶囊壁材的交联度随交联剂量明显上升,其对C12OH的包覆率经1%戊二醛交联后即提高至未交联体系的约三倍。但进一步提高戊二醛的含量,虽然胶囊的交联度仍明显上升,但对C12OH的包覆率基本保持恒定。使用同样量的甲醛可达同样交联效果,但对C12OH的包覆率有明显提高。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各胶囊的C12OH释放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交联胶囊可明显提高C12OH的恒速释放时间,交联度越高,恒速释放越稳定。本工作表明通过本方法确实可以达到将昆虫激素包覆在聚合物颗粒中并达到可控释放。  相似文献   
124.
用一步法和准一步法合成了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的两个系列的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羟值测定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低粘度的特点,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其涂于石英毛细管电泳柱内壁,使其在毛细管内壁上形成稳定的超支化聚酯涂层。该涂层在pH 3.0~7.0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和碱性蛋白质在毛细管壁上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柱在pH 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对碱性蛋白质的分离柱效可高达塔板数106/m。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3),以及柱与柱之间(N=3)的迁移时间的标准偏差(RSD%)在0.5%~1.5%之间,表明本方法制得的涂层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5.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糊精衍生物进行分类,总结了近几年来环糊精衍生物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6.
国内外在四取代双酰胺类萃取剂萃取铀(Ⅳ)、钍(Ⅳ)的性能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对核废料中共存稀土元素的萃取研究较少。本文合成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详细研究了其萃取Tb(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7.
系统研究了对称三明治型二层酞菁稀土配合物M(Pc)2在300~800 nm范围内的电子吸收光谱,首次采用导数光谱对光谱区域内的叠加谱带及肩带进行了分离,并求算了相应吸收的摩尔吸光系数。结果表明,该系列酞菁稀土配合物的Soret带都分裂两个吸收峰,配合物的吸收谱带除位于Soret带低能一侧和酞菁π阴离子自由基吸收高能一侧的吸收以外均随镧系收缩发生蓝移,但Soret带蓝移程度较小,其余谱带吸收波长与稀土离子半径呈现线性关系;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中,叠加谱带相邻两吸收峰的强度比随镧系收缩发生规律性变化,与稀土离子半径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离子半径效应。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温和的水热-热解法, 在一定温度下, 通过调节Na2CO3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摩尔比控制产物的形貌, 得到具有一维结构的水热产物. 以该产物为前驱体制备了具有一维结构的Co3O4多晶. 以六次甲基四胺、尿素等代替Na2CO3溶液作为沉淀剂, 均得到了一维纳米结构的Co3O4, 表明CO2-3在水镁石CoO2层间的嵌入是得到一维结构水热产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9.
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和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藏红T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研究了电聚合过程及循环伏安性质.聚藏红T膜修饰石墨电极在pH 6.81的PBS中循环扫描,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P1)=-0.5 V,Ep,c(P1)=-0.575 V,Ep,a(P2)=-0.36 V,Ep,c(P2)=-0.425 V,而且聚合物较稳定.测定了聚藏红T膜的可见光谱性质.实验表明,聚藏红T膜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0.
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秀慧  武卫荣 《化学学报》2003,61(11):1707-1713
用二阶微扰理论研究了单重态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的机理,采用 MP2/6-31G~*方法计算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根据所得 势能面上的能量数据可以预言,反应(1)的a途径和反应(2)的b途径将是单重态 亚烷基卡宾与丙烯环加成反应的两条相互竞争的主反应通道,两反应途径均由两步 组成,(I)两反应物分别生成了富能中间体INT1a和INT2b,它们均是无势垒的放热 反应,放出的能量分别为60.28和26.33kJ·mol~(-1).(II)中间体INT1a和INT2b分 别通过过渡态TS1a和TS2b异构化为三元环产物P1和四元环产物P2,其势垒分别为 16.43和12.73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